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历代风云五千年 > 第369集:军功再励

第369集:军功再励(1 / 2)

军功新令

咸阳宫的铜钟刚敲过辰时,卫鞅踏着朝露走进章台殿时,阶下的甲士正将昨夜新铸的剑戟搬到殿外晾晒。晨光透过雕花窗棂斜切进来,在青石板上投下狭长的光斑,照得那些青铜兵器的棱面泛出冷冽的光。

“商君来得早。”值殿的内侍躬身引路,袖口磨出的毛边在风里轻轻颤动。卫鞅颔首应着,目光扫过廊柱上新刻的秦国疆域图——比起三年前他初入秦地时,图上代表郡县的朱笔圈点已向外扩展了整整三个指节的距离。

殿内的炭盆余烬尚温,新君嬴驷正对着案上的竹简蹙眉。见卫鞅进来,年轻的君主推开手边的《军政》竹简:“昨日西境急报,义渠人又扰北地郡,边军虽击退了他们,却折损了百余名锐士。”他指尖在案几上叩出轻响,“商君可知,阵亡士兵的家眷在市集哭了整夜?”

卫鞅解下腰间的玉玦放在案旁,玉质温润的表面还带着他体温:“臣已让户曹清点抚恤。北地郡送来的阵亡名册里,有七成是去年新法推行后才从军的庶民。”他顿了顿,声音沉下来,“他们中有人刚分到田产,妻子还怀着身孕。”

嬴驷的手指停在竹简上“军功爵”三个字上。这三个字是卫鞅亲手写的,墨迹透过竹简背面,在衬垫的锦缎上洇出淡淡的痕。“现行的军功制,斩首一级赐田一顷、宅九亩,爵升一级。”年轻的君主忽然抬头,“可商君觉得,这些够吗?”

窗外的风卷着沙砾打在窗纸上,发出细碎的声响。卫鞅想起去年在函谷关见到的情景:一个断了左臂的士兵用布带将剑绑在右臂上,非要跟着队伍去追击逃兵,只因为他说家里还有三个弟弟等着他挣回爵位,好脱离奴籍。

“不够。”卫鞅的声音斩钉截铁,“田产宅地是给活人的,可士兵在战场上搏命时,心里记挂的不只是自己的前程。”他俯身从怀中取出一卷羊皮,在案上缓缓铺开,“臣恳请君上,再加三条赏赐:其一,士兵获爵者,其父母免徭役;其二,妻子儿女可入官学;其三,若战死沙场,家眷终身受郡县供养,由国库按月发放粟米布匹。”

嬴驷的指尖顺着羊皮上的字移动,忽然在“官学”二字上停住。他记得自己年少时,只有公族子弟才能进官学读书,那些在市井里奔跑的庶民孩童,连字都认不全。“让庶民的孩子进官学?”他抬眼看向卫鞅,目光里带着探究。

“君上请看。”卫鞅从案旁拿起一支笔,蘸了墨在羊皮边缘写下“士”字,“士兵在前线杀敌,是为了让家人活得有尊严。若他们知道,自己的孩子能像公族子弟一样识文断字,将来或许能做官吏,这份力气只会使得更足。”他将笔放下,墨滴在羊皮上晕开小小的黑点,“况且,秦国要强盛,不仅要有能打仗的士兵,还要有能治理地方的人才。这些孩子,将来都是秦国的根基。”

最新小说: 鬼媒 天才少女,她是黑暗克星 佑君安 谁伴我封神 识迹 高维崩塌,不愿献身的我提前灭世 锦丝行 芙蓉灯下骨 重生80:靠赶海带娇妻奔小康 重生93:从高考状元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