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市,高考语文阅卷中心。
这是一座平日里略显肃穆的建筑,此刻却灯火通明,气氛紧张而压抑。数百名从全省各重点中学抽调而来的资深语文教师,正襟危坐,面前堆积如山的试卷,空气中弥漫着油墨、汗水和速溶咖啡混合的特殊气味。
高考阅卷,尤其是作文阅卷,是一项极其枯燥且耗费心神的体力活,更是一场对阅卷老师耐心和专业素养的严峻考验。
一天下来,批阅数百上千份内容大同小异、辞藻平平,甚至不乏语病连篇、逻辑混乱的作文,足以让任何一个对文学抱有热忱的人感到审美疲劳,乃至怀疑人生。
王建国,江城一中高三语文组的骨干教师,教龄超过二十年,参与高考阅卷也有十余次了。此刻,他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端起桌上那杯早已凉透的浓茶猛灌了一口,试图驱散不断上涌的困意。
“唉,又是一堆‘梦想是考上好大学,然后报效祖国’,要么就是‘失败是成功之母,我要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站起来’……”王建国一边机械地翻阅着眼前的作文,一边在心里默默吐槽。
这些年来,高考作文的套路化、模式化越来越严重,能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简直是凤毛麟角。大多数作文,都是在及格线上下徘徊,偶尔能有几篇达到优秀标准,就已经值得庆贺了。
至于“神作”?那更是可遇不可求,几年都未必能碰上一篇。
他拿起下一份作文,目光习惯性地先扫向标题——《星辰为引,跬步不休》。
“嗯?”王建国微微一怔,这个标题,有点意思。不像那些千篇一律的“我的梦想”、“谈坚持”、“论合作”之类,透着一股子不落俗套的思辨意味。
他不由得坐直了些,来了点精神。
开篇第一段映入眼帘:
“人生如远航,无星辰指引,则迷失于茫茫雾海;理想如登高,无跬步积累,则困顿于万仞绝壁。仰望星空,赋予我们方向与激情;脚踏实地,赋予我们力量与根基。二者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相辅相成,方能引领个体生命乃至民族文明,行稳致远,臻于至善……”
“嘶——”王建国倒吸一口凉气,原本还有些惺忪的睡眼瞬间瞪得溜圆!
好家伙!这开篇,简直是石破天惊!
短短几句,排比、比喻用得恰到好处,气势恢宏,立意高远,一下子就把“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的辩证关系阐述得如此透彻,而且文采斐然,字字珠玑!
这……这真的是一个高中生写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