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在枕边的手机屏幕猝不及防地亮起,在黑暗中格外刺眼。是微信新消息的提示音。谁会这么晚找我?带着一丝被打扰的不悦和浓重的睡意,我皱着眉划开屏幕。
一个简洁的备注名跳入眼帘:张九南。
我的心脏毫无征兆地漏跳了一拍,残余的睡意瞬间被驱散了大半。手指带着点自己都没察觉的微颤,点开了对话框。
没有文字,没有寒暄。只有一张图片。
那是一张皱巴巴的便签纸的照片。纸上用蓝色水笔写着一行字,字迹不算特别工整,却透着一种利落的劲儿,正是白天排练时我负责整理记录的一段唱词中的某一句。而在那句唱词的下方,他划掉了原来的几个字,在旁边用红笔重新写了几个字替代。
照片下方,紧跟着弹出一条文字信息,言简意赅,和他的人一样:
「这句韵脚是不是更顺些?」
我猛地从床上坐了起来,后背离开冰凉的墙壁。黑暗中,手机屏幕的光映亮了我的脸,也清晰地映出上面来不及掩饰的错愕。心跳在寂静的夜里咚咚作响,敲打着耳膜。指尖悬在冰冷的屏幕上,一时竟不知该如何回应。他就这样……在深更半夜,发来一句唱词的修改建议?对象是我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实习生?
屏幕的光在黑暗中静静亮着,那句被红笔修改过的唱词,还有他那句简短到近乎冷淡的问询,像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荡起的涟漪远比上次那堆散落的大褂要深得多。
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悸动,我把注意力集中到那张照片上。凑近了屏幕,仔细辨认他划掉的字和他替换上的新字。他划掉的是一个略显生硬的仄声字,换上的则是一个更圆润、更顺滑的平声字。我在心里默默地把修改前后的句子都念了一遍。果然,修改后,字音的流转衔接更加自然流畅,气息推送起来更顺,唱出来韵味也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