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半个钟头,何大清断断续续讲起了一年前的隐情。
原来何大清的亡妻走后第三年,他确实动了再找个伴的心思。一个人拉扯俩孩子太累,夜里回到空荡荡的家,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
就是这时候,贾张氏不知从哪牵的线,说保定有个姓白的寡妇,男人没了,带着个儿子,想找个老实本分的男人搭伙过日子。易中海在一旁帮腔,说“都是街坊,知根知底,搭个伴挺好”。
何大清当时被说动了,跟白寡妇见了几面,觉得人还行,便渐渐走得近了。出事那天是厂里发工资,他请白寡妇去厂门口的小饭馆吃了顿饭,俩人都喝了点酒,一时糊涂,就往厂后的树林里钻了……
“刚办事儿,就听见有人咳嗽,抬头一看,易中海那老东西站在树影里,手里还拎着个饭盒,说是‘加班晚了,路过’。”何大清猛吸一口烟,眼里满是懊悔,“他当时没说啥,第二天一早就把这事儿捅到聋老太那去了。”
聋老太是院里的“老祖宗”,最看重脸面,当即就拍了桌子,说这是“败坏门风”,嚷嚷着要报保卫科。
“那年代,作风问题是能掉脑袋的!”何大清的声音发颤,“流氓罪啊!真要是被抓了,我死了不要紧,你们俩咋办?不得被人戳一辈子脊梁骨?”
就在他慌得六神无主时,易中海又“好心”出主意:“要不你先跟小白去保定避避风头,等这事儿过去了再回来。孩子们我帮你照看着,每月给他们寄点钱就行。”
聋老太也点头:“是个法子,总比蹲大狱强。”
何大清当时脑子一热,觉得这是唯一的活路,连夜收拾了几件衣服,跟着白寡妇就跑了。现在想想,哪有那么巧的事?易中海加班的车间离树林隔着三条路,他怎么会“路过”?贾张氏早不介绍晚不介绍,偏在他心里松动时提白寡妇?
“他们就是想把我挤走。”何大清掐灭烟头,语气恨恨的,“易中海想当院里的老大,我在的时候,他说话没那么管用;贾张氏更不用说,看我不顺眼不是一天两天了,觉得我占了院里的好房子……”
何雨柱听得眼皮直跳。
果然和他猜的差不多!易中海这老狐狸,为了巩固自己在院里的地位,居然能使出这种阴招。还有贾张氏,真是哪哪儿都有她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