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天际一线灰白里,
缓缓升起一柱细长黑烟,
笔直如枪,
戳破黎明。
是狼烟?
还是三堆号火被风扭作一股?
他瞳孔骤缩,
心跳如鼓,
却不敢眨眼——
那烟柱在微光中抖动,
似在嘲笑他的判断。
“是号火!”
堵王黄文金在他的身边提醒道。
萧有和微微颔首,以示明白。
号火既升,萧有和再不迟疑,
反手抽出令旗,旗角在潮风里刷地展开,如惊起的黑鸢。
“传——赖文光部以为前导,杨辅清,黄文金部继之,我自领中军为后合,全军抬橹负草,全速奔袭柳林堡!”
书中暗表:抬橹负草 —— 橹板垫泥,稻草填坑,方能在泥沼里快走。
枯芦荡里,近万人同时起身,
一时间,甲叶与枪杆相击,
发出一阵齐整的“哗啦”声,随即被河风吞没。
但瞬间腾起的杀气,却惊得水鸟久久不敢落地。
萧有和勒马高阜,黑旗下按剑低喝:
“弟兄们!天父看我们!黄矮子十炮轰完仍竖旗,便是告诉我们——清妖的腰杆已断!此去柳林堡,三十里泥沼,一步一鬼,可鬼也怕不要命的!记住:卯末辰初,我要看见火光照亮唐仁廉的营盘——那时,再回师夹攻,教他首尾不顾!全军——疾行违令者斩!”
萧有和翻身上马,剑锋斜指东北——那里,柳林堡的粮垛正等着第一把火。
近万人衔枚疾走,足音被河风撕碎,唯余惊鸟暗鸣。
东北柳林堡方向,
清军火盆星列,远望似一条昏昏欲睡的赤龙。
堡中守将唐得水乃湘军副将,此人以善守称。其用兵有三癖:一好夜读《春秋》,二好蓄骡马,三好杀降卒。此刻他正在堡内高榻上展卷,忽闻窗外寒鸦扑翅,心头无来由一紧,遂披衣出帐。
唐得水手搭凉棚朝外望,
见潮河水面似有暗纹蠕动,正欲唤人,
却闻身后“嗤啦”一声——营中粮囤顶盖被风掀起,
露出新覆的稻草。
他猛然省悟:
“是贼!欲效乌巢故智!”
急令擂鼓聚兵。
然堡中守卒多已卸甲酣睡未醒,闻鼓声方起,
仓皇间衣甲倒置。
唐得水亲率亲兵百骑冲出辕门,方欲令抬枪手列阵,
忽见西南角火光骤起——原来赖文光部早已摸至,各负松脂火罐,沿堡墙暗沟匍匐至草料场,以火刀斫断缆绳,掷罐纵火。秋草久燥,遇火即燃,风助火势,顷刻映红半壁天穹。
唐得水回马救火,却闻正南方向杀声骤起。
却是杨辅清和黄文金部破栅而入,
士卒各个争先,人人奋勇,
湘粤两地籍士兵冲阵出声喝骂的方言,在火光中竟如鬼啸。
清军仓皇应战,烟熏火燎中难分敌我,有湘卒误将同袍认作长毛,自相斫杀者十之二三。一清军小兵 刚摸到抬枪,就被后面冲来的同袍撞翻,枪管砸在脸上,鼻血直流,爬起来时不知该捡枪还是该跑。
须臾,萧有和中军又至,
八百骑军纵马直突,长刀所至,血雨横飞。
他瞥见一名清军参将挺矛来刺,侧身让过,反手一刀削去其半片头颅,那参将兀自前冲数步方倒,无头尸身犹自握矛,矛尖挑着一截燃烧的稻草,宛如一支诡异的火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