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防汛指挥部的传真机突然吐出警报,谢一扬抓起正在通话的卫星电话:“把冷却水循环系统接上汉江泵站。“半小时后,武钢自备电厂的电价飙升400%——他们的配电系统正秘密抽调用作防汛储备的工业用电。
当第一缕阳光刺破晨雾,谢一扬站在高炉平台俯视虚假繁荣的生产线。五公里外的长江江面,三艘标注“防汛物资“的驳船正沉入江底,船舱里是两千吨本该用于三峡大坝的特种钢筋。
北京来的审计组进驻前夜,武钢档案室突发“电路老化“火灾。消防队长举着烧焦的《军工生产日志》残片:“可惜啊,五年记录全毁了。“谢一扬在灰烬中微笑,他早让黑客将关键数据植入冶金部内网——那些经过二十七层跳转的加密文件,会在1997年香港回归庆典当天自动销毁。
暴雨冲刷着汉阳钢厂铁路专线,张铁柱拖进来个铁笼。里面蜷缩着试图保存原始数据的总工程师,他的个人电脑正在播放伪造的“贪污受贿证据“。
1994年6月19日,《冶金报》头版刊登《武钢特种钢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文章配图中,谢一扬与德国专家握手言笑。没人发现背景里的光谱仪屏幕,反射着半张被硫酸腐蚀的狰狞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