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逸的指尖嵌进冰壁的裂缝,玄铁手套与岩层摩擦出刺耳的声响。这是他在第二十个禁地的第十日,青藏高原深处的冰窟里,零下五十度的严寒冻得睫毛结霜,却抵不过眼前石壁带来的震撼——那用星陨铁刻就的年表末端,一组由二十八道星芒环绕的数字正在发光:45.7亿年。作为苍梧仙门最年轻的禁地使,他曾在《诸天星轨志》里背熟了所有星球的寿元:高级星球百万年,中等星球五十万年,低等星球十万年。可此刻,这个被仙门视为“末法之地”的地球,却用岩层里的密码宣告着比所有高阶灵星总和还要古老千倍的真相。
46亿年前的宇宙产房
46亿年前的银河系英仙座悬臂,一团由氢氦气体和星际尘埃组成的巨大分子云正在引力作用下缓缓坍缩。桂逸展开从南极禁地带回的“星胎图”残片,十九道金色纹路在冰壁上投射出动态全息影像:中心区域的密度达到临界点,核聚变轰然启动,年轻的太阳如熔炉般诞生,迸射的辐射压将周围物质吹向边缘,形成旋转的原行星盘。他的指尖划过石壁上凹凸的撞击纹路,45.3亿年前的那场天体碰撞在此处被完整还原——火星大小的“忒伊亚”与原始地球迎头相撞,熔融的地幔物质被抛向太空,最终凝聚成月球。这个场景让他想起古华夏传说中的“女娲补天”,原来所谓“断鳌足以立四极”,竟是先民对地球-月球系统形成的模糊记忆,那些被神话的补天石,或许正是撞击后飞溅的星际物质。
岩浆海洋:最初十亿年的淬炼
前寒武纪的地球是一片沸腾的炼狱。桂逸在中东沙漠禁地取得的“火成岩核心”样本显示,当时的地表被1200℃的岩浆覆盖,硅酸盐熔体如红色绸缎般流动,每隔三分钟就有火山喷发,将甲烷、硫化氢和水蒸气喷向虚空。这些气体在高空形成硫酸云,持续五百万年的酸雨腐蚀着初生的地壳,直到40亿年前第一块稳定陆壳——加拿大阿卡斯塔片麻岩形成。他看着石壁上的动态模拟,当第一滴雨水(来自火山释放的水蒸气)落入地表凹陷,酸性海水与金属离子反应生成硫化物沉淀,在洋中脊附近形成黑烟囱。在这里,无机分子在高温高压下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氨基酸、核苷酸等生命的基本构件悄然诞生,第一个由磷脂分子构成的膜状结构包裹住这些分子,单细胞生物就此诞生。这个过程比修仙界记载的“灵气孕育生灵”理论早了40亿年,原来生命的起源不是神秘的灵力,而是宇宙中最基础的物理化学规律。
生命的逆袭:从单细胞到万物共生的史诗,蓝藻革命:28亿年的氧气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