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ba] biquba.vip 天才一秒记住!
第九章镜中的悲鸣(第1/2页)
房间温度骤降,林瑶的设备发出刺耳的警报声。她迅速查看手持终端上跳动的数据,电磁场读数疯狂飙升,远超正常范围。红外摄像头捕捉到一股不明冷流正从主卧那面梳妆镜向外扩散,如同无形的涟漪在空气中荡漾。
“江淮,能量指数爆表了。”林瑶声音紧绷,手指在触摸屏上快速滑动,“这比我们预想的要强烈得多。”
江淮没有回应。他的指尖仍贴在镜面上,那股冰冷的怨念已从手臂蔓延至全身,在他周围形成一层可见的寒气。镜中的景象不断重复——白衣女人爬上窗台,纵身跃下,每一次循环都让房间温度再降几分。
“她在重复死亡的过程。”江淮的声音低沉而遥远,“这不是普通的残留记忆,是主动性的怨念。”
林瑶调整着录音设备的灵敏度,捕捉到一阵几乎无法察觉的啜泣,混杂在静电噪音中。“录音里有东西,”她说,“不是我们的声音。”
突然,镜中的影像发生了变化。白衣女人在跳下前的那一刻,突然转向镜面,空洞的双眼直直盯着江淮。镜面猛地一震,江淮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推开,踉跄后退。
“你没事吧?”林瑶快步上前,手中的电磁检测仪发出更加尖锐的警报。
江淮稳住身形,右手不自觉地揉着刚才接触镜面的指尖,那里已经泛着不自然的青白色。“她在试图沟通,”他说,“很强烈的情绪,愤怒、绝望,还有...困惑。”
林瑶从工具包里取出一个特制的频率发生器,调整到净化模式。“需要我尝试稳定环境吗?”
“不,还没到时候。”江淮阻止了她,“这种强度的灵体不会无缘无故出现。我们需要知道她的故事。”
他重新走近梳妆镜,但这次没有直接接触。镜中的影像已恢复正常反射,只映照出房间和他们的身影。然而那种被注视的感觉依然挥之不去。
林瑶查看房屋的历史资料:“这栋‘镜屋’空置了十二年。最后一位登记的住户是程雨欣,三十五岁的舞蹈教师,2009年因抑郁症跳楼自杀。官方记录显示她独自居住,无亲属。”
“不是她。”江淮凝视着镜面,“镜中的女人更年轻,不会超过二十五岁,而且...看她的发型和衣着,不像近二十年的风格。”
林瑶皱眉:“你是说,这灵体比程雨欣更早?”
“很有可能。”江淮从包里取出一小瓶透明液体,轻轻喷洒在镜面上。液体接触玻璃的瞬间,显现出细密的网状纹路,如同蜘蛛网般从镜框向中心蔓延。
“结构损伤?”林瑶问。
“能量残留。”江淮解释,“这面镜子见证过多次死亡,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受害者,但都通过同样的方式——跳楼。”
林瑶感到一阵寒意掠过脊背:“多少次?”
“至少三次,从能量层的叠加判断。”江淮退后一步,让林瑶用相机记录下这一现象,“程雨欣只是最近的一个。”
就在这时,所有的设备突然同时失灵。红外摄像头屏幕雪花一片,录音设备只传出持续的嗡鸣,电磁场检测仪的读数归零。房间陷入诡异的寂静,只有他们自己的呼吸声。
“不可能...”林瑶敲击设备按键,毫无反应,“备用电源也失效了。”
黑暗中,梳妆镜开始发出微弱的绿光。原本空无一人的镜中,缓缓浮现出三个模糊的身影,并肩站立。中间的白衣女子最为清晰,两侧的则如同笼罩在雾气中,难以辨认。
江淮下意识地把林瑶拉到身后,另一只手已经从口袋里摸出一把特制的盐混合物,撒向镜面。盐粒接触镜面的瞬间,发出轻微的嘶嘶声,镜中的影像扭曲了一下,但没有消失。
“我们不是来伤害你们的。”江淮对着镜子说,声音平静而坚定,“我们可以帮助你们解脱。”
镜中的白衣女子抬起手臂,指向房间的某个角落。随着她的动作,房间的温度似乎又下降了几度。
林瑶顺着指引看去,那是房间的一个阴暗角落,之前检查时只发现一些废弃的报纸和杂物。“那里有东西。”
她小心地走过去,蹲下身查看。在手机灯光的照射下,她发现地板有一块松动的木板。推开后,里面藏着一个陈旧的本子。
“日记本?”她取出本子,封面已经褪色,但还能辨认出“苏晓芸”三个娟秀的字迹。
镜中的影像突然激动起来,白衣女子的形象更加清晰,眼中流下两行血泪。她急切地指着日记本,又指向自己。
“苏晓芸...那是你的名字?”江淮问。
镜面突然模糊,然后清晰起来,映照出的不再是现在的房间,而是一个复古风格的卧室。白衣女子——苏晓芸坐在梳妆台前,正伏案写着什么。影像如同老电影般跳跃、闪烁,但足以辨认。
林瑶翻开日记本,里面是密密麻麻的钢笔字迹。她翻到最后一页,读出声来:
“1947年9月18日。他们都说我疯了,说我嫉妒成狂害死了她。可我真的没有推她...没有人相信。连明远都怀疑我。只有这面镜子知道真相,它见证了一切...”
读到这里,镜中的影像再次变化。苏晓芸站在窗台上,回头望了一眼梳妆镜,眼中满是绝望。然后她纵身跃下,身影消失在视线外。
影像循环了几次后,突然停止。镜面恢复成普通的镜子,只映照出房间和他们两人。同时,设备重新启动的提示音响起,一切恢复正常。
林瑶长舒一口气,这才意识到自己一直屏住呼吸。“1947年...这比我们预想的要久远得多。”
江淮走近镜子,轻轻触摸镜框上精致的雕刻:“这面镜子至少有百年历史了。它不仅是见证者,也是储存器,收集了每一个与之相关的悲剧。”
“苏晓芸提到的‘她’是谁?为什么她说镜子知道真相?”
江淮没有立即回答,而是从工具包中取出几根特制的蜡烛,在镜前摆成一个半圆。点燃后,柔和的光芒驱散了部分寒意。
“有时候,强烈的情绪会像录音一样留在物体表面,特别是镜子这种具有反射性质的材料。”他解释道,“苏晓芸的怨念如此强烈,以至于她的记忆被刻印在镜中。”
林瑶翻看日记的前几页:“这里提到一个叫‘明远’的男人,似乎是她的未婚夫。还有一位叫‘林梦琪’的女人,看起来苏晓芸怀疑明远和林梦琪有染...”
她突然停下,翻到其中一页:“1947年8月3日。梦琪死了。从楼梯上摔下来,脖子折断。他们说是我推的,因为我嫉妒她与明远走得近。可我当时在二楼卧室,根本不在现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九章镜中的悲鸣(第2/2页)
读到这里,房间的某处传来一声轻微的叹息。两人同时转头,却什么也没看到。
“继续读。”江淮轻声说,目光警惕地扫视四周。
bⓘ 𝑸u b𝕒.v ⓘ 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