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春的讯息(第1/2页)
三月的风吹在脸上,终于不再是刀割似的疼了。省城大学路边的积雪化得差不多了,露出底下湿漉漉的泥土,空气里有一股子潮乎乎的青草味儿。阳光暖洋洋地照下来,晒得人脊背发痒。宿舍楼底下,不知道谁先喊了一嗓子:“快看!迎春花开啦!”
凌霜正从图书馆出来,听见喊声,也跟着跑过去看。可不是嘛,墙角那一丛干巴枝子,不知什么时候,爆出了一星星、一簇簇嫩黄的小花,在还有点凉飕飕的风里抖着,格外扎眼。她心里一动,赶紧跑回宿舍,借了同学的旧相机,又跑回来,蹲在花丛前,挑着开得最热闹的那几枝,“咔嚓”按下了快门。
洗出照片那天,她翻来覆去看了好久。照片是黑白的,但那勃勃的生机好像能透出纸来。她小心地把照片夹进信纸里,然后趴在书桌上开始写信。笔尖刷刷的,带着轻快的节奏。
“瀚飞同志:春天总算到啦!我们学校路边的迎春花都开了,黄灿灿的,看着心里就亮堂。寄张照片给你看看,虽说黑白的不比真颜色,但那股子精神气儿差不离。”她写着,嘴角不自觉地上扬,“新学期开始了,课程排得满满当当,学生会那边也有不少事儿要张罗,忙是忙了点,但觉得挺充实。”
她絮絮叨叨地讲着新学期的打算:要啃下哪几本难啃的专业书,学生会学习部计划组织个什么读书交流会,甚至还想蹭一下农学院关于土壤改良的讲座,觉得可能对姜家坳有用。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一股子使不完的劲儿。
“你那边呢?冰雪该化完了吧?地气通了,春耕是不是要开始了?山上那些树,该抽新芽了吧?”信的末尾,她一连串地问着,仿佛要通过这封信,触摸到远方那片土地复苏的脉搏。
信和照片寄出去后,凌霜每次路过那丛迎春花,都会多看两眼,心里算计着信大概走到哪儿了。
姜家坳的春天,来得要晚一些,但也终究是来了。山阴坡的残雪还没化尽,但阳坡的地已经松软了。风变得柔和了,带着泥土和腐叶混合的特有气味。地里,已经有人开始赶着牛,拉着犁铧,翻开沉睡了一冬的土地,黑油油的泥土被翻起来,在阳光下冒着丝丝热气。
徐瀚飞也忙了起来。拾掇农具,清理田埂,准备种子。身体是劳累的,但看着冰雪消融,山峦泛绿,听着溪水重新哗啦啦地响,憋闷了一冬的心胸,好像也随着这解冻的大地,一点点舒展开来。
收到凌霜厚厚的来信时,他正坐在田埂上歇晌,掬着山溪水喝。撕开信封,那张黑白照片先滑了出来。照片上,一簇簇繁密的小花,形态鲜活,虽然看不到颜色,但那股子争先恐后、向着阳光生长的劲头,扑面而来。他拿着照片,对着阳光看了好久,指尖轻轻拂过那些小小的花朵,仿佛能感受到那份遥远的、温暖的生机。
他展开信纸,凌霜轻快活泼的字句,像欢快的小溪,流淌进他心里。读着她对新学期的规划,感受着她话语里的朝气,他仿佛也被感染了,连日劳作的疲惫似乎都减轻了不少。看到最后她那连珠炮似的关于春耕的询问,他忍不住微微笑了一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09章:春的讯息(第2/2页)
晚上,回到小屋,煤油灯下。他铺开信纸,准备回信。笔尖在墨盒里蘸了又蘸,他在想,该怎么跟她描述这里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