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七点半过后,包间外才传来一阵急促又尽量放轻的脚步声。门“吱呀”一声被推开,林雪带着一阵微风气喘吁吁地进来,连声道歉:“对不起,对不起!秘书长,县长,实在抱歉!本来都准备下班了,于书记和王市长那边谈工作,一直谈到很晚才结束,我这刚把书记送回去,就赶紧跑过来了。”
晓阳看着她,语气温和却带着点拨的意味:“林雪,咱们这是私人聚会,没那么多规矩。领导的事忙完了就好,不用跟我们解释那么细。”
林雪立刻会意,连忙点头:“是是是,秘书长说的是,私人聚会,不谈工作。”
见人齐了,谢白山立刻招呼伙计上来。天气渐热,没点招牌的羊肉汤,而是要了几个地道的东北菜:一份色泽红亮的锅包肉,一份汤汁浓郁的小鸡炖蘑菇,一份扎实的酱大骨,外加两个清爽的凉拌菜。虽然不算奢华,但透着股家常的亲切和实在。
晓阳心情不错,指着桌上谢白山拿上来的一瓶高粱红,说:“今天没外人,咱们四个,这瓶酒分了,能喝多少喝多少,不强求,尽兴就好。”
林雪看着那瓶酒,又看看周卫华,有些为难地说:“秘书长,我酒量真不行,卫华他知道,我最多也就三两的量……”
晓阳笑道:“能喝三两喝半斤,这样的干部能交心嘛,在机关工作,一点酒不沾也不现实。关键是把握好度。今天没事,你就放开试试,看看自己的量到底在哪。心里有数了,以后遇到场合才知道该怎么应对。”
林雪见晓阳这么说,也不再推辞,拿起那小酒盅,说:“那好,姐,县长,我今天就舍命陪君子,试试看。”
几杯酒下肚,气氛更加活络起来。话题不知不觉又绕回了市委大院里的那些事。林雪大约也是喝了点酒,加上在场都是她认为可信任的人,话比平时稍多了一些。也就提到了于伟正书记前几天考察电视台时,随口问她的那个问题,以及事后于书记对她那略显稚嫩回答的点评和引申。
“……于书记说,看问题不能只看表面,得像剥洋葱一样,一层层往里看,看到根子上。他说白部长提前那么久去电视台,要么说明她平时对下属单位情况掌握不够扎实,心里没底;要么就是她工作风格极其细致,完全是没有必要。但无论哪种,都值得主官自身反思。”林雪复述着,眼神里透着对领导洞察力的钦佩。
晓阳认真听着,缓缓点头:“于书记看问题,确实是入木三分。这话是在点拨你。”
这顿饭吃到了晚上九点多钟。散席时,林雪的脸颊已染上红晕,但眼神还算清明。晓阳最后拉着她的手,语气肯定地说:“林雪,于书记肯这样点拨你,说明对你是在用心培养。你只管沉下心来,好好干。姐姐我敢说,你这市委书记秘书的位置,基本是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