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长啊,曹县长,杨县长,欢迎各位领导来检查指导工作!”潘保年动作略显拘谨,但透着真诚。
我对他有点印象。潘保年是县委党校的常务副校长,理论功底在乡镇干部里算是扎实,笔头子也硬,“三学”活动期间给县委组织部提供了不少高质量的宣讲材料和理论文章,特别是承办的培训班十分圆满,在省报的相关报道里也多次点名表扬了党校。原二官屯乡党委书记田向南因为之前的案子受到牵连被免职后,乡党委书记的位置一直空着。眼下处于人事冻结期,但工作不能停,组织部门推荐了潘保年来临时主持工作。我看过他以前的档案,也在乡镇干过几年副职,有一定基层经验,就同意了。这次下来,也有看看他实际工作能力的想法。
“保年同志啊,到乡里工作还适应吧?”我一边往厂房里走,一边随口问道。
“适应,适应!感谢县长和组织的信任,给我这个机会。”潘保年连忙回答,侧身引着我们走进一间宽敞的厂房。
厂房里,整齐地排列着一百多台织机,机杼声咔咔作响,不绝于耳。不少女工坐在织机前,手指翻飞,熟练地操作着割线刀和地毯耙子,各色毛线在她们巧手下渐渐变成绚丽的地毯图案。厂房虽然简陋,但收拾得干净整洁,为了采光,房顶上取下了几片瓦,罩上了一块玻璃,采光也不错。
“现在厂里有多少工人?一个熟练工一个月能拿多少钱?”我看着眼前繁忙的景象,问潘保年。
潘保年显然做足了功课,立刻回答道:“报告县长,咱们地毯总厂现在有固定工九人,主要是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其余都是计件制的临时工,农闲时人多,能有两三百人,农忙时就少一些。一个手脚麻利、技术好的女工,一个月下来,扣除材料损耗,拿到手一百到一百五不等,确实是多劳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