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黄袍加身?(2 / 2)

“我东北,已成华夏唯一之希望所系,众望所归,当仁不让!”

众人的话如同在已波澜暗涌的湖面投下千斤巨石。

————————————

汤玉麟再也按捺不住胸中澎湃的激情与愤懑,霍然站起,虎目圆睁,环视全场,最后目光灼灼地钉在张汉钦身上,声音因极度的激动而沙哑,却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

“还等什么?!”

“汉钦!你听听!都听听!”

“天时、地利、人和,老天爷和全中国的老百姓都把路指到咱家门口了!”

“常南京那个王八蛋,占着茅坑不拉屎,还尽干些亲者痛、仇者快的蠢事!这国家的脸面和招牌,都快被他砸烂了,抹黑了!”

————————————

刘尚清挥舞着拳头,声嘶力竭,几乎是在呐喊,每一个字都像是从胸腔里炸出来:

“要我说,大丈夫生于天地间,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汉钦你文韬武略,功盖当世,如今更是四海归心!”

“你就该顺应天命人心,就在这奉天城,另立中央,革故鼎新!你就来当这个新的国家元首,当这个陆海空军大元帅!”

“领着咱们真刀真枪地把小鬼子赶下海,真真切切地建设一个强大的新国家!那姓常的算个什么东西?也配坐在那个位置上祸国殃民?!”

————————————

“尚清兄话糙理不糙!此言实乃我东北三千万军民,乃至四万万同胞之心声!”

张景惠立刻高声附和,脸上因激动泛着红光,

“国不可一日无主,更不可让昏主佞臣窃据高位,误国殃民!汉钦你年少有为,雄才大略,如今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此正英雄用武之时!”

“这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非你莫属!你若不出,奈天下苍生何?!”

————————————

袁金凯再次起身,这一次,他面向张汉钦,整理衣冠,继而深深一揖,语气恳切到了极点,带着一种历史的沉重感:

“汉钦!非是我等阿谀奉承,更非僭越逼宫。实乃国家危亡悬于一线,民族兴衰系于一人!”

“常南京倒行逆施,已丧领袖之德、之能、之望,沦为独夫民贼!你若再谦退揖让,非为个人之谦逊,实为国家之罪人,民族之憾事!”

“为天下苍生计,为华夏复兴计,袁金凯,恳请你挺身而出,担此千钧重担!”

————————————

“请少帅顺天应人,正位中枢!”高纪毅唰地站起,声音斩钉截铁。

“领导全国,共赴国难!”于学忠起身,目光坚毅。

“另立中央,重振华夏!”常荫槐随之而起。

李铭等政经文官系统代表也纷纷起身,情绪激昂。

————————————

最后,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一直沉默不语、德高望重的辅帅张作相身上。

老人缓缓放下手中的茶杯,在众人期盼的目光中,颤巍巍地站起身。

他望着主位上那个自己亲眼看着长大、如今已成长为参天大树的后辈,眼中百感交集,有欣慰,有感慨,更有一种见证历史的激动。

————————————

他深吸一口气,用略带沙哑却异常清晰的声音说道:

“汉钦啊……老帅在时,每每与我等夜话,最大的心愿,便是看到我东北强盛,看到我华夏不再受人欺侮。”

“你父壮志未酬,中道崩俎。如今,你做到了老帅想做而未能尽全功的事业,甚至做得更好,更漂亮!花园口这一仗,打出了东北军的威风,更打出了中国人的志气!”

————————————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激动的人群,最后定格在张汉钦脸上,语重心长,字字千钧:

“眼下,确是百年难遇之机,亦是千斤重担在肩。”

“于公,天下汹汹,民望所归;于私,承继父志,光大门户……这领袖之位,这定鼎之责,你……推不得了。”

“此非为你一人之荣辱,实为东北之存续,华夏之未来!”

————————————

“请少帅顺天应人,正位中枢!”

“领导全国,共赴国难!”

“另立中央,重振华夏!”

“拥护张汉钦领导我们,驱除鞑虏,复兴中华!”

一时间,劝进之声如钱塘江潮,一浪高过一浪,汹涌澎湃,冲击着议事厅的每一个角落。

呼声在议事厅内回荡,汇聚成一股强大的、不容置疑的推力,仿佛一件无形的“黄袍”,正被众人合力,欲要加于张汉钦之身......

最新小说: 斗罗:这个龙王传说不太对 追你装高冷,我宠校花老婆你哭啥 月沉星海,梦醒不见 掠夺气运,哥在高武世界赢麻了 改嫁当天,战死的前夫回来了 蓝星OL,我可以看到职业进阶路 顾修关雪岚江浔 快穿之在BE剧本里狂撩男主心尖 蜀山执剑人陆沉 穿成男女主分手后趁虚而入的女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