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雨夜鏖兵(第1/2页)
民国二十九年(1940)五月的那场夜雨,在许多幸存者的记忆里,下得格外漫长。雨水像是从天穹倾泻而下的瀑布,冲刷着长江两岸焦灼的土地。谢文渊站在观测所的雨檐下,任凭飞溅的雨水打湿军裤。望远镜里,对岸日军阵地如同蛰伏的巨兽,在雨幕中若隐若现。
“旅座,各团报告准备就绪。“程启明的声音在雨声中显得有些模糊,“只是这雨太大,重机枪阵地积水严重,战士们正在用钢盔舀水。“
谢文渊放下望远镜,雨水顺着他的帽檐成串滴落。观测所里那部SCR-284电台正发出滋滋的电流声,报务员戴着耳机,手指在电键上快速跳动。
“告诉郑国栋,“谢文渊的声音沉稳得与这紧张的氛围格格不入,“把炮兵观测点前移五百米。这种天气,日军的飞机来不了,正是我们炮兵发挥的时候。“
便在这时,一个披着蓑衣的身影蹚着泥水匆匆而来。老周抹了把脸上的雨水,递过一个竹筒:“旅座,老乡送来的姜汤。“竹筒转手的刹那,一张卷得极细的纸条滑入谢文渊掌心。
谢文渊不动声色地攥紧拳头,仰头喝了口姜汤。辛辣的暖流顺着喉咙滑下,驱散了雨夜的寒意。待老周转身离去,他借着观测所里马灯的微光展开纸条,上面只有寥寥数字:“亥时,佯攻左翼,实取右翼。“
他心中一震。这情报来得太过及时,也太过精准。抬眼望去,老周的身影已经消失在雨幕中,只留下蓑衣上的水珠还在空中闪烁。
“传令兵!“谢文渊的声音让所有人精神一振,“命令右翼二团,立即向第三防线后撤二百米。左翼一团,加强前沿火力点。“
程启明疑惑道:“旅座,这是?“
“日军要声东击西。“谢文渊将纸条在马灯上点燃,看着它化作灰烬,“告诉战士们,今夜注定无眠。“
亥时整,左翼阵地突然枪声大作。日军一个大队的兵力在迫击炮掩护下发起猛攻,曳光弹在雨幕中划出绚烂而致命的轨迹。观测所里,电话铃声此起彼伏,传令兵进进出出,溅起的泥水让地面一片狼藉。
“旅座!一团请求炮火支援!“
谢文渊盯着地图,头也不抬:“告诉一团,再坚持半小时。炮兵准备覆盖右翼滩头。“
便在这时,吕特派员带着两个随从闯进观测所。这位军统特派员浑身湿透,金丝眼镜上蒙着水汽,显得颇为狼狈。
“谢旅长!左翼战事吃紧,为何不立即增援?“
谢文渊终于抬起头,马灯的光照在他半边脸上,明暗交错:“特派员,打仗最忌讳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话音刚落,右翼江面上突然亮起无数光点——日军的登陆艇如同鬼魅般出现在雨幕中。由于二团提前后撤,日军扑了个空,正好暴露在炮兵的射程之内。
“开火!“谢文渊一声令下。
霎时间,隐藏在后方山坳里的火炮齐声怒吼。炮弹撕裂雨幕,在江面上炸起冲天水柱。两艘登陆艇直接被命中,燃起的火光将江面照得如同白昼。
吕特派员目瞪口呆地望着这一切,嘴唇微微颤动。
“特派员,“谢文渊的声音依然平静,“现在你明白了吗?“
右翼的战斗持续到子时。日军在付出惨重代价后,终于占领了空无一人的前沿阵地。然而他们还没来得及巩固工事,提前撤到第三防线的二团就发起了反击。
谢文渊亲自来到右翼指挥。雨水顺着他的衣领往里灌,军靴早已被泥水浸透。在一个机枪阵地,他看见士兵们正用油布遮挡机枪,以免雨水影响射击。
“旅座!“一个满脸硝烟的连长猫着腰跑来,“小鬼子占据了我们放弃的阵地,正在架设重机枪!“
谢文渊举起望远镜,透过雨幕观察着三百米外的日军。那些土黄色的身影正在匆忙构筑工事,显然没有料到会遭遇如此迅速的反击。
“命令迫击炮连,五发急速射。“他对身边的传令兵说,随即又补充道,“告诉炮兵,打完后立即转移。“
****精准地落在日军刚刚建立的阵地上。爆炸的火光中,可以看见日军的肢体被抛向空中。然而不过片刻,日军的报复炮火就呼啸而至,正好打在迫击炮连原先的位置。
“好险!“程启明倒吸一口凉气,“旅座怎么知道日军炮兵反应这么快?“
“因为他们有观测气球。“谢文渊指了指天空。雨幕中,一个模糊的气球轮廓若隐若现,“通知防空连,把它打下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六十章:雨夜鏖兵(第2/2页)
就在这时,左翼阵地突然传来惊天动地的爆炸声。观测所打来电话,日军使用了新型的喷火坦克,一团防线被撕开了一个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