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明末隐龙 > 天书般的结构与匠人的困惑

天书般的结构与匠人的困惑(1 / 2)

天书般的结构与匠人的困惑(第1/2页)

演示完毕,林宇才示意学徒熄灭炭炉——学徒用铁钩扒开炉灰,将冷水浇在通红的煤块上,“滋啦”一声,白色的蒸汽混着煤烟腾起,很快消散在工棚的空气里。待铜壶温度稍降,林宇郑重其事地从木案下拿出一卷用桑皮纸制成的核心蓝图,纸卷外层裹着深蓝色粗布,布角用铜钉固定,显然是精心保管的重要之物。

他双手捏着纸卷两端缓缓展开,桑皮纸质地坚韧,展开时发出“哗啦”轻响,如同展开一幅尘封的古卷。蓝图几乎铺满整个木案,边缘垂落在桌下,上面用墨线勾勒主体结构,线条粗细均匀,转角精准;关键部件用朱砂标注,连最小的尺寸都清晰明了。与刚才一尺见方的简易模型相比,这图纸上的“铁牛”庞大了何止百倍,结构复杂了何止千倍,光标注的部件名称就有二十余处,看得工匠们眼花缭乱。

图纸上的每一处细节,都透着令人震撼的精密,却也让工匠们如同面对天书:

巨大的锅炉(Boiler):画得如同卧倒的青铜巨鼎,鼎身两侧各有三个圆形添煤口,标注“石炭焚烧处”;鼎内用虚线画着水位线,旁注“高压蒸汽生成区”;角落附了水位计细节图,是根细长玻璃管,标注“实时观测水位,防干烧”;最下方用朱砂写着“直径一丈二尺,壁厚三寸,可容水五十石”——这尺寸让老周瞳孔一缩:直径一丈二尺,比工坊里最大的大水缸(直径三尺)粗四倍,得两个人手拉手才能抱住;五十石水相当于三百桶,装满要三个学徒轮流挑水,烧一次水耗的煤比打铁一天还多!

粗壮的气缸(Cylinder):呈圆柱形,像截断的巨树,一端用粗线连锅炉,标注“蒸汽驱动腔室”“活塞往复运动空间”;旁注“内径三尺,长六尺,内壁误差不超过半分”——内径三尺跟老周的打铁砧面宽度一样,人站旁边得伸直手臂才够得着缸壁;而“误差半分”更让刘老栓倒吸冷气:半分比头发丝还细,就像给铜钱边缘磨掉一层,还得每处厚度一样,他们平日里打磨最精细的匕首,误差也有一分半,这简直是在鸡蛋壳上雕花!

精密的活塞(Piston)与活塞杆:活塞画成圆盘状,边缘用细密线条标注“紫铜活塞环”,注“与气缸壁严丝合缝,无一丝漏气”;活塞杆是三寸粗的实心铁条,标注“承受万斤推力”;还附了活塞环截面图,像环形铜圈,注“紫铜打造,厚度三分,经十二次锻打”——老周纳闷:紫铜虽软耐磨,可反复锻打十二次,得耗多少功夫?万斤推力更是不敢想,他抡三十斤大锤已算有力,这活塞杆要抗万斤,铁料得好到什么程度?

复杂的连杆(ConnectingRod)与曲轴(Crankshaft):连杆画成长条状,两端有圆孔,注“镶嵌黄铜轴套,减少磨损”;曲轴上有三个弯曲的“拐”,像连在一起的“之”字,旁附传动示意图,用箭头标着“活塞上下→连杆摆动→曲轴旋转”,注“力之转换枢纽”——小王盯着示意图看了半天,还是没明白:活塞上下动,咋就变成曲轴转圈了?这比他学打铁时的“小锤带大锤”难理解多了!

巨大的飞轮(Flywheel):画成厚重圆形,边缘比中心厚三倍,注“蓄能稳速,输出恒力”;下方朱砂强调“直径三丈,重五千斤,整块精铁锻打,不可拼接”——五千斤!相当于二十头壮牛的重量,工坊抬八百斤铁砧要八个人,这飞轮得四十人用麻绳捆着、木杠撬动才能移动,锻打时十把大锤轮流砸,一天最多锻打一个面,光锻打就得半个月,老周忍不住嘀咕:这么重的轮子,咋转得起来?

各种阀门(Valve):进汽阀、排汽阀、安全阀画在右侧,每个都附剖面图,像带开关的铁管;进汽阀注“灵活开关,无卡顿”,排汽阀注“排出废汽,助活塞回位”,安全阀旁画小弹簧,注“压力超五十斤自动开启”——五十斤压力相当于五桶水压在弹簧上,王皮匠皱着眉:这弹簧得用多粗的铁丝绕?开关时咋保证不卡住?万一弹簧坏了,锅炉岂不是要炸?

最新小说: 家族除名第一天,奖励武神躯! 资本大小姐解锁兽语,随军被宠爆了 前夫跨境追妻?疯美人已改嫁大佬 我985学生,你让我去后勤养猪? 京婚成瘾,禁欲系大佬宠我如宝 婚里婚外,半欢半爱 重生宠夫,才发现丈夫竟装病十年 刚离婚,老婆就跪求复合 傲世奇才 村野乱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