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也是没有法子,她不想用自己和雍正的母子情分来帮助宜修,那是她最后用来保老十四的,宜修她还不配。
于是她也只能提及他这好大儿的白月光——柔则,她话语一出,也使得雍正僵直的脊背骤然绷成弓弦。
记忆如潮水翻涌,那个娇弱的身影最后一次伏在他膝头,
甚至直到最后一刻,还都在气若游丝地恳求 "替我护好宜修",她那样的善良,那样的纯洁......
雍正此刻从生母口中听见挚爱之名,他攥着朝珠的手微微发颤,喉间泛起铁锈般的苦涩。
太后见雍正眼底泛起难得的动摇,才暗自松了口气。
湖面吹来的风卷着残荷气息,也带着一丝惆怅的味道。
她心中了然 —— 纵使帝王无情,可到底还有着柔则这块软肋。
只是这短暂的动容过后,也让她更看清了残酷真相:雍正对宜修,早没了半分真心。
见雍正神色凝滞,深知柔则这张牌需留有余地。
故人如陈酿,越是深埋心底,越能在关键时刻牵动帝王心绪。
当年柔则在王府中奄奄一息,含泪将其妹托付的场景,此刻倒成了最锋利的制衡之剑。
她松开攥着雍正的手,不再多言,径直离开。
她深知,余下的话也不必再言。
只要雍正心中还存着对柔则的痴念,宜修的凤位便稳如泰山。
说到底,如今端坐在中宫的宜修,不过是顶着纯元皇后胞妹的身份,守着这座本该属于亡者的凤阙。
那凤冠上的东珠映着烛火,映出的何尝不是柔则昔日温婉的眉眼?
随着太后驾临圆明园后,这场沸反盈天的风波,便如潮水般迅速退去。
圆明园重归寂静,也再无人敢议论皇后与华妃的纷争,就连平素嚣张跋扈的华妃也收敛锋芒,行事低调了许多。
太后也是在这时,似乎才想起园中还有位有孕的妃嫔,
于是特命竹息姑姑带着丰厚赏赐前去慰问了一番安陵容。
而她也因年事已高,经不起来回颠簸,便也打算多住些时日,
一方面她的存在,能压制下华妃和一些个起了心思的人,一方面也是为了调养一下身体。
此后,她也就此居于澹泊宁静当中。
可即便身处圆明园,太后也仍保持着在紫禁城时的做派,从不主动召见其他嫔妃。
后宫众人向来揣摩圣意,见太后无意与她们亲近,
也都不敢贸然前去讨好,生怕讨好不成反弄巧成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