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历史不是爽文 > 第14章 做谋士运筹帷幄有点想当然了

第14章 做谋士运筹帷幄有点想当然了(1 / 2)

为了突出一些主角的聪明才智,在小说中往往增加一些谋士、军师的设定,尤其在故事发展前期,会让主角依附于王侯将相,出谋划策,掌握朝堂风云。只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太低估古代的文臣官僚系统,也高估了自身的能力。权力中心真的凭借你那浅薄的知识就可以挤得进去吗?

很多人提到古代的“幕僚”,脑海中就浮现出那种运筹帷幄、妙计百出的军师形象,好像只要肚子里有几本书、嘴皮子够利索,就能被权贵看中,从此一步登天。但真实历史中,幕僚并不是那么轻易就能跻身权力核心的。

首先,幕僚的身份在社会等级中偏低,他们大多数是无品、无官的寒门士人,或者落魄士族子弟,受雇于大员或藩镇,类似现代的私人顾问。虽然也有少数幕僚靠才华上位,但绝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都只能在幕中打工,属于被雇佣的“编外人员”,在体制内没有实际品级,没有铁饭碗。

幕僚本质上是“外帮”——给主公出谋划策,但说到底是“人家的家臣”。所谓的智谋,只是雇主看你有用的时候欣赏你,一旦没用了,随时踢掉,历史上被主公杀掉、弃用的幕僚数不胜数。

幕僚要的可不只是智谋。很多人误以为,只要聪明,读几本兵书史书就能当幕僚。但在古代,成为一个幕僚的第一道门槛就是背景。绝大部分幕僚,至少要有读书人的身份,哪怕没考中进士或秀才,也得是“士”这一阶层的人。

为什么?因为士人身份本身就是一种社会资源。主公请幕僚,第一看家世出身,第二看学问和名声。一个籍籍无名的“草根”,即便写得出惊天妙策,没有人会用。幕僚是给主公长脸、体现主公文化品位的存在,出身太低的反而“掉价”。

再说,幕僚是内事谋士,很多时候涉及机密、家事、人情往来,主公请幕僚,不是随便街头找个聪明人,而是要找可靠、有门第、有口碑的士人。

幕僚与主公是雇佣,更是主仆。幕僚虽然能接近权力核心,但永远处在主公的阴影下。你再有谋略,也只是为人所用。主公若看你不顺眼,说翻脸就翻脸。

唐宋时期很多藩镇和节度使身边都有大批幕僚,但幕僚们的命运往往和雇主捆绑在一起。雇主倒台,幕僚很难独善其身。比如唐朝后期的藩镇幕僚,不少人随着主公被诛杀或流放。更别说不少幕僚因卷入内斗被猜忌、被诛杀。

此外,幕僚的升迁通道极窄。除非遇到极特殊的政治机会(比如主公拥兵自立、幕僚随之称臣受封),大部分幕僚终身只是幕僚,哪怕立下汗马功劳,也未必能正式入品。

最新小说: 我偏要做这天下共主 17岁雨季:心跳量子态1 天灾囤货:我和闺蜜都是恶人! 穿成侯爷的恶毒原配,被全家宠疯啦 览清记 前世机缘被抢?惊!小师妹更强了 火影:从八千矛开始强无敌 三姝破局:幽冥玉佩之谜 被卖八年后,假千金靠玄学名满天下 七零随军海岛:百亿物资小娇妻躺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