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后宫也并不太平。永瑞的福晋苏日娜公主,因不满永琛对蒙古的政策,在后宫中散播不满言论,意图煽动蒙古各部对朝廷的不满。安陵容得知后,将苏日娜公主召至椒房殿。
“苏日娜,你身为大清的福晋,却在后宫中胡言乱语,可知这是大罪?” 安陵容坐在主位上,目光如炬。
苏日娜公主虽心中害怕,但仍强撑着说:“皇太后,我蒙古各部为大清守边疆,可皇上却对我们处处提防,这让我们如何信服?”
“提防?” 安陵容冷笑,“皇上这是为了边疆稳定,为了大清和蒙古的长远利益。你若再敢胡言乱语,就别怪本宫不客气。”
苏日娜公主见安陵容态度强硬,不敢再言语,只能低头认错。安陵容知道,蒙古问题若处理不好,必将成为大患。她决定亲自前往蒙古,与各部首领商议,重新签订盟约。
在蒙古,安陵容凭借着卓越的智慧和手段,成功说服各部首领,重新签订了盟约。她承诺会给予蒙古更多的贸易优惠,同时加强双方的文化交流。各部首领对安陵容十分敬佩,纷纷表示会效忠大清。
安陵容回到京城后,声望达到了顶峰。但她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反而更加谨慎。她知道,自己垂帘听政的日子不会太久,儿子永琛已经渐渐长大,对权力的渴望也越来越强烈。她必须在适当的时候,将权力平稳地交给儿子,同时还要确保自己和家族的安全。
一日,永琛再次向安陵容提出,希望她能早日还政。“皇额娘,儿臣已经能够独当一面了,还请皇额娘放心地将朝政交给儿臣。” 永琛眼神坚定,语气中带着一丝急切。
安陵容看着儿子,心中五味杂陈。她知道,这一天迟早会来。“琛儿,为娘可以还政于你,但你要答应为娘,一定要善待百姓,重用贤才,让大清江山永固。”
永琛连忙跪地:“儿臣定不负皇额娘所托!”
就这样,在永琛登基一年后,安陵容正式还政。但她并未完全退出朝堂,仍在暗中关注着局势,在关键时刻为儿子出谋划策。而永琛在亲政后,也展现出了卓越的治国才能,在他的治理下,大清逐渐走向繁荣昌盛。
然而,朝堂上的权力斗争永远不会停止。新的势力正在崛起,新的危机也在悄然逼近。安陵容和永琛这对母子,又将如何应对未来的挑战?在这充满变数的朝堂和后宫中,还会发生怎样惊心动魄的故事?一切都充满了未知,等待着他们去书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