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名义:祁同伟组织送媳妇啦 > 第27章 政法楼的钟声

第27章 政法楼的钟声(2 / 2)

"法治不是慈善,是较真。"

高育良摆摆手,从书架抽出本泛黄的《万历十五年》,书脊上的标签显示这是 1994 年购入的初版,"黄仁宇说 ' 世间已无张居正 ',可你在汉江的作为,倒让我想起书中的 ' 数目字管理 '。

2000 年梁群峰提前退居二线,不只是因为年龄,更因为他试图掩埋的,是法治的良心。"

高育良忽然望向窗外的政法楼广场,年轻学生们正围着獬豸雕塑讨论。"

1998 年我申请去汉东省司法厅挂职,"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万历十五年》的书脊,"那时想建立全省司法案例数据库,培训基层法治联络员......"

祁同伟抬头,看见老师镜片后的目光飘向远方,那是学者对实践的渴望。"后来梁群峰说 ' 高校教师应专注学术 '," 高育良笑了笑,声音轻得像叹息。

"其实我明白,他是怕我把基层法治的火种带进官场,烧穿某些人的权力遮羞布。"

他忽然转身,从书架取出份泛黄的手稿《基层法治实践大纲》,封面落款是 "1999 年春":"这是我为挂职准备的方案,现在看来,你在汉江省做的,比我当年设想的更扎实。"

祁同伟看见手稿里画着的 "物证箱" 草图,与他后来在省厅推行的设计几乎一致。

两人在獬豸雕塑前驻足时,晨雾正被阳光驱散。

高育良望着祁同伟肩章上的银星,忽然说起 1999 年博士论文答辩:"你在结论里写 ' 基层执法是流动的法律教科书 ',当时评审组里有人觉得太感性。"

他笑了笑,"现在看来,感性里藏着中国法治的真问题 —— 就像梁群峰不懂,篡改档案改得了职级,改不了老百姓心里的秤。"

祁同伟想起在汉江省推行的 "物证箱" 计划,每个箱子里都有他手绘的证据链图谱,正是当年高育良要求的 "理论可视化":"基层民警需要的不是法条堆砌,是把法理学变成菜市场的秤杆。"

他摸了摸口袋里的《干部个人事项报告》,婚姻状况栏的空白突然发烫 —— 那是梁群峰式官僚永远无法理解的基层温度。

高育良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指着雕塑的独角:"獬豸辨是非,先辨人心。2000 年我带师母去孤鹰岭调研,老支书拉着我的手说,没有了那些可怕的毐 品交易,大家生活都不像之前的小心翼翼。"

最新小说: 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 混沌观测者:无的万界颠覆 从四合院开始混日子 名柯:我的徒弟好像才是气运之子 快穿之在甄嬛传沉浸式宫斗 穿越宋末,海上发家 原神:文明火种筑梦尘歌 寒门状元路 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 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