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陈青打头,之前还犹豫抹不开面子的人倒是开始随大流,陈青的同乡也跟过来凑热闹,碰了碰陈青的胳膊,举起领到的毛笔:“陈兄,你摸摸。”
陈青摸了摸眼神有些异彩,笔尖用的便是普通的羊毫,但笔管的设计却很细致,抹上去能发现有防滑的纹路。他又用笔尖蘸水试了试,发现毛笔出锋很顺。
旁边站了个书生穿着稍微好一些,低声道:“应该是宫里的手艺。”
陈青等人心头一跳,没想到昭阳公主并非随意一施舍。
管事嬷嬷的嗓音特别接地气,说话听着并不和善亲近,但需要的人切切实实接收到好处。
“站在这发什么呆?还想喝开口就是,难不成我们公主殿下还能吝啬这点姜水?记得把碗还回来,呆头鹅似的,谁敢偷碗打断腿。”
一个稍内敛的学子手里拿着碗红着脸还回去,他真没想偷碗。
第二日茶棚前又多了块木牌,上面写着新的话,凑近一看,发现居然是考核的题目,熟悉的管事嬷嬷又来了。
“这些考题皆是公主殿下翻阅前几年的考题命人誊抄下来,你们每日可交付一份策论,第二日会宣布公主欣赏的策论,答得好的有上好的宣纸、砚台。解释权归公主府。”
陈青等人自然也看到了,没想到居然是前几年春闱的题目。
虽然这次春闱肯定不会再考这些,但有了“真题”练习,他们也能当作提前训练。
现在可没有“真题”可言。
不少人都开始在脑海中构思,无论是可能得到昭阳公主的赏识,还是当作提前演练,还真有不少人交递了策论。
林观复当晚就收到了一匣子的墨宝,翻阅了下,很多都偏稚嫩和天真,能理解他们的眼界和阅历都支撑不太起来切实的策论,但也不是没有写得好的。
她只是挑选出来几篇合心意的,看了看落笔的名字,然后什么都没做,依旧没出面,只是让管事嬷嬷把说好的奖励第二日都发下去。
春闱当天,今年的天气诡异的还是冷,昭阳公主府的茶棚摆了炭盆,熟悉的管事嬷嬷熟悉的强调,路过的考生都得到了免费的“科考包”。
“不用担心里面有夹带的私货。”
陈青听着管事嬷嬷依旧不愿意好好说的话,感受到掌心沉甸甸的份量,忽然抬头看向皇城的方向,忽然觉得这座高墙阻拦了他的目光。
这位传说中的昭阳公主,比想象中要复杂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