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得好!”柳承志教授一拍桌子,“这篇文章,其立意之高远,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民族复兴紧密相连;其思想之深邃,探讨了理想与现实、传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其格局之宏大,展现了对人类文明走向的深切关怀。这样的文章,如果不能得满分,那简直是高考阅卷史上的耻辱!”
“附议!必须满分!”
“毫无疑问,满分!”
“老夫这辈子没给过几篇满分作文,今天,我心甘情愿为它破例!”
一时间,会议室内群情激昂,各位平日里惜字如金、标准严苛的专家大佬们,此刻却像是打了鸡血一般,争先恐后地表达着对这篇作文的赞赏与肯定。
当然,也有个别专家,在最初的震惊过后,提出了一些审慎的疑问。
一位以治学严谨着称,专门负责审核作文真实性的老教授,推了推眼镜,沉吟道:“诸位,这篇文章确实是惊才绝艳,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它真的出自一个十七八岁的高中生之手吗?会不会……存在一些我们尚未察觉的问题?比如,过度借鉴,甚至……代笔?”
此言一出,会议室内的气氛微微一滞。
这确实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毕竟,这篇文章所展现出来的成熟度和思想高度,实在太超乎寻常了。
周博文教授微微一笑,似乎早料到会有人提出这样的疑问。他从面前的一叠资料中,抽出几张纸,分发给众人:“这是我们通过技术手段,对该考生考场监控录像进行的慢镜头回放分析,以及对其笔迹进行的初步鉴定。大家可以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