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瑛听得极为专注,不时点头,偶尔追问一两句细节。满堂的贾府主子小姐们,看着这奇异的一幕,心中都充满了不解和好奇。一个尊贵无匹的一等伯、新科状元、锦衣卫指挥使,竟然如此耐心、如此平等地与一个乡下老农妇谈论着泥土、粮食、租税这些在他们看来“粗鄙不堪”的话题?
探春忍不住低声问身边的黛玉:“林姐姐,三哥哥这是…?”
林黛玉的目光一直落在贾瑛身上,看着他那副专注倾听、毫无架子的模样,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彩,轻声道:“瑛哥哥这是在听民声,察民情。为官者,若不知民间疾苦,不解百姓所需,纵然满腹经纶,也不过是空中楼阁,纸上谈兵罢了。” 她语气里带着由衷的钦佩。
探春好奇地低声问:“可三哥哥不是管工部、海贸和锦衣卫的吗?怎么还操心这些农事赋税?”
林黛玉微微一笑,目光依旧落在贾瑛身上:“在其位,谋其政。然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三哥哥此举,方是真正心系社稷,体察民情。”
贾瑛与刘姥姥聊了小半个时辰,从收成聊到赋税,从地主聊到官府吏治,甚至问到了乡间孩童蒙学的情况。刘姥姥起初拘谨,后来见这位大官爷是真的关心,话匣子也慢慢打开了,说到艰难处,忍不住抹了抹眼角。
末了,贾瑛留刘姥姥用饭,刘姥姥却连连摆手:“伯爷天恩!老身…老身心领了!家里就一个女儿,眼巴巴等着,实在不敢多留,得赶着家去…”
贾瑛也不强留,吩咐秋水:“去账房支五十两银子来。” 又对刘姥姥道:“这点银子,您拿着,回去买些粮食,置办点过冬的物件。再让府里的马车送您回去,路上也安稳些。”
五十两!刘姥姥惊得差点从椅子上滑下来!这足够她一家子舒舒服服过好几年了!“这…这太多了!伯爷!使不得!万万使不得!” 她连连摆手,几乎要跪下。
“拿着!”贾瑛语气温和却不容拒绝,亲自将一包沉甸甸的银子塞进她手里,“天冷路滑,老人家保重身体。” 又对老七道:“老七,你亲自带两个稳妥的兄弟,驾府里最好的马车,务必把刘姥姥和板儿平安送到家。”
刘姥姥捧着那包滚烫的银子,看着眼前这位尊贵无比却又和蔼可亲的年轻伯爷,浑浊的老眼里涌出了热泪,嘴唇哆嗦着,千恩万谢,几乎语无伦次。
看着刘姥姥千恩万谢、一步三回头地跟着小厮离开的背影,贾瑛站在阶前,玄衣在秋风中微动,久久未语。那佝偻的身影和男孩怯生生的眼神,沉甸甸地压在他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