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笔同时插入咖啡杯投影底座,水晶光芒交汇刹那,AI自动生成新框架。告白场景的雨声波形自动校准,与五年前监控画面中他们修改方案时窗外的雨滴节奏完全重合。
反派投票结果弹出,沈婉的名字下,“又爱又恨”占比46%。可情感光谱裂开一道紫黑色缝隙,像被撕裂的布料。洛倾颜转动笔帽,深度回溯启动。全息影像中,沈婉三年前坐在暗室,手指在键盘上飞舞,舆论风暴在她指尖成型。
“她不是在操控情绪,”洛倾颜忽然说,“她是在复制自己的伤。”
顾逸尘将反派成长线导入机械兔量子模型,裂痕处竟闪烁出与洛倾颜当年被否方案相同的应力参数。那一刻,两人同时想起B-7传感器被淘汰的会议记录——同样是精准,同样是不被理解。
双笔在星轨蓝灯光下交叉,AI生成新轨迹。沈婉手腕上的荆棘纹身突然蔓延,化作五年前实验室的电路图,电流沿着纹路流动,仿佛痛感被重新编码。
试映会反馈弹出,年轻观众在科技场景的沉浸度超出预期32%,可中老年群体在情感戏段落的神经兴奋值下降19%。洛倾颜将样片分解为721个情感粒子,与首部作品同场景数据比对。差异集中在两个节点:一是机械运作时缺乏生活参照,二是情绪爆发前缺少铺垫性细节。
顾逸尘启动共鸣模式,机械兔耳尖的纳米灯光开始闪烁,组成摩斯密码。破译后是观众年龄分布图,峰值落在28岁与53岁两个区间。
“他们看的不是同一个故事。”洛倾颜说。
钢笔在泡面蒸汽中轻轻一震,双笔水晶相遇瞬间,AI生成动态平衡方案:科技场景增加17%的生活化解说词,情感戏嵌入机械运转的隐喻画面——比如拥抱时,背景齿轮缓缓咬合。
智能手表震动,弹出次日计划:首集样片优化会议、反派角色深度访谈、联名款生肖科技含量校准。钢笔自动在日程表上标注五年前同日的监控画面:两人蜷在实验室地板,咖啡渍在图纸上晕染出与当前决策曲线几乎一致的波纹。
窗外无人机群掠过,机械兔投影在玻璃上眨了眨眼。洛倾颜抬头,目光落在顾逸尘手臂。那只她当年随手画的小兔子,不知何时已被星轨环绕,细看去,那光带由他们每一部作品的核心关键词串联而成——“心跳”“等待”“重逢”“未完成”。
她伸手触了触笔身,水晶微亮,映出两人交叠的影子。这一次,顾逸尘先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