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坍缩(3-6个月):企业债违约潮 → 银行坏账激增 → 信贷紧缩。
实体崩塌(6个月以上):新兴市场出口萎缩 → 全球衰退 → 负反馈循环。
国债收益率飙升本质是 全球债务泡沫(102万亿美元)+ 流动性枯竭 + 政策转向的叠加结果。
前两项好理解,全球各国国债发行量太大所以形成泡沫,国债收益率飙升,资金去了国债就形成流动性枯竭。
政策转向指政府或央行基于经济形势变化,主动调整政策立场(如从紧缩到宽松)或工具组合(如加息变降息、减税改增支)。
全球债务泡沫:供需失衡的根源
债务规模与结构
总量突破历史极限:全球公共债务达307万亿美元(占GDP 349%),其中政府债占40%(美日欧为主),企业债占35%(房地产、能源业风险最高)。
美日债务畸形膨胀:
美国:联邦债务36.2万亿美元(占GDP 121%),2024年利息支出1.15万亿美元(首次超国防开支),形成“借新还旧”循环。
日本:政府债务/GDP达263%(全球最高),年利息占财政支出24.1%,但央行持有52%国债掩盖风险。
对美国而言,“连续降息”确实是当前最显着的政策转向信号,
降息周期已确立,启动标志:2024年9月美联储首次降息,结束长达2年的加息周期(利率从0.25%升至5.5%),迄今累计降息100个基点至4.25%-4.5%。
现在还是传闻多,2025年美联储还没开始降息,但已经有假消息在网上流传,耐心等实际的消息出现了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