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时末,江上开始起风,风带着湿气向着古镇席卷而过。
长街上的男人女人紧了紧身上的衣服,这天气越来越冷了,已经下了一次雪,看样子可能会在年前再下一次雪。
可是,湿冷的风却挡不住孩子们的热情,他们好像不知疲倦似的从街道的这边走到那边,然后又从那边走到这边,乐此不疲。
“哎,今年可不要再下雪了!”
馄饨摊,李逸四人的旁边那桌,一位四十多岁的男子说道:“这一下雪路就不好走,多耽误事啊!”
“李兄,不能因为下雪阻碍了你走商,就祈求上天不下雪啊,要知道这瑞雪兆丰年。”
说话的是一个儒生打扮的人,年纪看着不小,也有个四十多岁。
“康兄所言甚是,等下雪了,咱们也学一学古人穿着蓑衣,戴上斗笠,在那江上泛舟,想要到时候四下空寂,唯有你我几人,岂不美哉!”
这次说话的却是那桌三人中的最后一人。
“段兄说的极好,就这么说定了,到时候下雪,咱们就去那江上泛舟,温一壶热酒,品这千里河山,岂不壮哉!”
这康姓书生也是个好闲情雅致的主儿,听到段姓书生的话,对于下雪天泛舟江上却也生出几分向往之情。
至于那李姓商人,仿佛不在他们泛舟的名单之内。
过了一小会,就在李逸等人快吃完之时,旁边那桌不知怎的又开始了对诗,对的还真就是有关于雪的诗句。
只见康姓书生手一指,道:“微风摇庭树,细雪下帘隙。萦空如雾转,凝阶似花积。”
那段姓书生马上接过,“不见杨柳春,徒见桂枝白。零泪无人道,相思空何益。”
对上了诗,两人互道一声好诗,一个说好一句“微风摇庭树,细雪下帘隙”,一个说“零泪无人道,相思空何益”,然后将杯子里的热水一饮而尽。
喝完一杯水,两人意犹未尽,又对上了诗。这回换段姓书生出上句,“雪后始知松柏瘦,月来方见海门潮。”
说完,康书生接上,“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