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这吃法挺时髦啊。」李可佳跟阿姨搭话。阿姨笑着晃了晃咖啡杯:「五大道的老住户都这样,早年洋楼里的太太们喝咖啡配曲奇,咱老百姓喝老豆腐配火烧,现在啊,各取所爱,互不耽误。」她指了指远处的「民园西里」,百年前的英式联排别墅如今开着咖啡馆,落地窗前,穿西装的年轻人正捧着咖啡看手机,窗台上却摆着个蓝白相间的粗瓷碗——里头装着没吃完的老豆腐,卤汁在晨光里闪着光。
三、起士林的午后:当罐焖牛肉遇见脑洞吃法
??午后三点,五大道的洋楼在阳光下镀了层金边。李可佳推开起士林西餐厅的玻璃门,复古的水晶吊灯映着木质地板,空气中飘着黄油香和黑胡椒味——这座建于1901年的「天津第一西餐厅」,曾是无数人对「西餐」的初印象,如今菜单上的「罐焖牛肉」「奶油烤杂拌」,早成了带着天津味儿的「改良西餐」。
??「来份罐焖牛肉,再要份法棍。」骆梓淇熟稔地点单。Waiter端来铜罐时,李可佳正盯着墙上的老照片——上世纪三十年代的起士林,穿旗袍的太太们坐在靠窗的位置,面前摆着刀叉和咖啡杯,背景里的留声机转着黑胶唱片,跟此刻餐厅里放的爵士乐竟有几分呼应。铜罐「噗」地打开,牛肉的香气混着番茄和红酒的味道涌出来,炖得软烂的牛肉块裹着浓稠的酱汁,配着旁边的法棍,金黄的面包边烤得酥脆。
??切牛肉时,李可佳忽然想起清晨的老豆腐,突发奇想地把法棍掰成小块,蘸进老豆腐的卤汁里——深褐色的卤汁渗进法棍的气孔,咬一口,先是法棍的麦香,接着是卤汁的五香,最后舌尖泛起牛肉酱汁的微酸,竟意外地和谐。骆梓淇赶紧举起相机,拍下她眼里的惊喜——镜头里,法棍的金黄、卤汁的深褐、牛肉的红,在白瓷盘上拼成了幅「味觉抽象画」,背景里的外国游客正举着刀叉学吃老豆腐,刀叉碰在瓷碗上,发出清脆的响。
??「天津的味,就是煎饼果子配咖啡,老豆腐配法棍。」李可佳擦了擦嘴角的酱汁,忽然觉得五大道的「中西混搭」,从来不是生硬的拼凑——就像起士林的罐焖牛肉,用了西餐的做法,却加了天津的甜面酱;就像老魏的老豆腐摊,守着百年的老配方,却在洋楼底下支起了藤椅和遮阳伞。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烟火气,才是天津卫藏在巷弄里的「味觉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