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勇正伏在长桌前,眉头紧锁地翻看着一本厚厚的《解剖学图谱》,嘴里还念念有词地背诵着拉丁文术语。
“休息会儿吧。“凌霄递过一杯热奶茶,“背太多容易记混。“
阿勇揉了揉发红的眼睛:“凌先生,我...我怕跟不上。同学们都学过生物,可我连显微镜都没见过...“
“慢慢来。“凌霄在他对面坐下,“我当年学英语时,连二十六个字母都认不全。“
正说着,零匆匆推门而入:“凌生,越南那边出事了。阮文雄被对头陷害,涉嫌走私被捕。“
阿勇猛地站起来,打翻了奶茶:“我叔叔他...“
“别急。“凌霄按住他颤抖的肩膀,“先把情况说清楚。“
零调出刚收到的电报:“是河江帮的人设的局。他们一直想吞并阮文雄的渔场,就在他船上藏了违禁品。“
阿勇脸色煞白:“叔叔他...会判多久?“
“如果坐实罪名,至少十年。“零推了推眼镜,“但更麻烦的是,他那些'校船'现在都被扣了,孩子们没法上学。“
凌霄沉思片刻:“联系我们在河内的律师,另外...“他看向阿勇,“你叔叔平时记账的本子放在哪?“
阿勇一愣:“在...在渔船驾驶舱的暗格里。但为什么...“
“如果是栽赃,账本上会有蛛丝马迹。“凌霄站起身,“准备飞机,我们去趟越南。“
暴雨中的渔村比往日更加破败。
阮文雄的妻子——一个瘦小的渔家女,见到阿勇就哭成了泪人:“他们说你叔叔至少要关十年...那些船都被扣了,明天孩子们怎么上学啊...“
凌霄环顾四周,简陋的客厅墙上贴满了孩子们的奖状和画作,其中不少是阿勇从香江寄回来的。
“阿勇,带我去找你叔叔的账本。“
阮文雄的主渔船在码头随波摇晃。
驾驶舱里,阿勇熟练地撬开一块地板,取出个防水油布包。
账本记录之详细令人惊讶——每一笔鱼获收入、船员分成、甚至学校开支都清清楚楚。
“这里!“零突然指着一页,“上个月25号,河江帮的人借过船,说是运建材。“
凌霄仔细查看那天的记录:“船上少了三桶柴油,但多了一笔不明收入。“
“叔叔从不收黑钱!“阿勇激动地说。
“所以这笔钱很可能是栽赃时塞的。“凌霄合上账本,“联系媒体,我们要把这事闹大。“
第二天,越南各大报纸头版刊登了《渔霸还是教育家?》的深度报道,详细介绍了阮文雄如何从一个普通渔夫转变为教育支持者,并质疑警方证据的真实性。
更妙的是,报道中插入了被扣“校船“上孩子们哭泣的照片,引发舆论哗然。
压力之下,警方同意重新调查。一周后,真相大白——确实是河江帮栽赃,他们想吞并渔场开发旅游度假村。
阮文雄获释那天,渔村像过节一样热闹。
这个粗犷的渔霸见到凌霄,二话不说就跪下了:“凌先生,我这条命是您救的...“
“起来。“凌霄扶起他,“要谢就谢阿勇,是他找到的关键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