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行前的夜晚,凌霄在办公室加班到很晚。推开门,发现小雪抱着大提琴坐在门外走廊上。
“怎么还不休息?明天一早的飞机。“
小雪抬起头,眼睛红红的:“凌叔叔...我...我改主意了...我不想去维也纳了...“
凌霄在她身边坐下:“为什么?“
“我...我害怕...“小雪的眼泪砸在琴弦上,“我怕我做不到...怕让您和马老师失望...“
凌霄轻轻抚摸琴身:“知道这把琴的故事吗?“
小雪摇摇头。
“它的制琴师叫斯特拉迪瓦里,三百年前的人。“凌霄的声音很轻,“他做的每一把琴,都要经过无数次的打磨、调试。有时候,一把琴要花上他好几年时间。“
小雪渐渐止住了哭泣。
“人生也是这样。“凌霄望向窗外的星空,“没有谁一开始就是大师。害怕是正常的,但别让它阻止你向前走。“
小雪紧紧抱住大提琴:“那...那如果我失败了...“
“那就回来。“凌霄微笑,“这里永远是你的家。“
次日清晨,机场的送别格外热闹。
全校师生都来为小雪送行,阿勇甚至带领越南学生们唱起了渔船的号子歌。
当小雪一步三回头地走向安检口时,凌霄突然想起什么,叫住了她。
“差点忘了。“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照片,是当年小雨第一次去剑桥时拍的,“带着它。想家的时候就看看。“
小雪珍重地将照片放进贴身口袋,最后拥抱了凌霄一下,转身走向登机口。
那个曾经瘦弱的小女孩,如今已经能够独自踏上追寻梦想的旅程。
回到学校,凌霄发现阿勇站在音乐教室门口,神情落寞。
“想小雪了?“
阿勇摇摇头:“我...我在背医学单词...太难了...“
凌霄拍拍他的肩:“走,去图书馆,我教你个记忆方法。“
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书页上,一老一少两个身影埋头于医学典籍中。
曾几何时,九龙城寨那个饥肠辘辘的少年,何曾想过有一天会在这里,为一个渔村孩子的梦想保驾护航?
傍晚时分,凌霄收到小雪从维也纳发来的短信:“凌叔叔,我到宿舍了!室友是个日本女孩,我们约好明天一起去听马老师的课!“
附带的照片里,小雪站在宿舍窗前,窗外是维也纳着名的金色大厅。她的笑容,比阳光还要灿烂。
凌霄将手机贴近胸口,望向墙上那张渔村祠堂的照片。
教育的意义,或许就在于此——不是改变一两个人的命运,而是让希望的种子代代相传,最终长成参天大树,荫庇一方水土。
而这,才是真正的“生意“。
香江的雨季总是来得突然。
凌霄站在凌霄纪念中学的图书馆窗前,看着外面瓢泼大雨中模糊的操场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