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胡沙录 > 第87章 沙海弦歌

第87章 沙海弦歌(2 / 2)

“童谣?” 拓跋清疑惑地挑眉,护心镜上的雪山纹映着煤火,“大夏和吐谷浑的兵,听得懂汉话?”

“不用全懂,懂个‘甜’和‘香’就行。” 他捡起块碎陶片,在地上画出曲谱,调子是羌笛《雪山谣》的变调,“歌词就写‘夏军刀快,不如敦煌井水甜;吐谷浑马壮,不如敦煌麦子香……’再加上半句‘胡汉羌,一条心,沙海底下埋黄金’。”

当第一个孩子的歌声飘出城头,风雪似乎都静了静。七岁的羌女卓玛穿着汉家红棉袄,站在望楼边,清亮的嗓音混着敦煌官话:“夏军刀快哟 —— 井水甜嘞!吐谷浑马壮哟 —— 麦饼香喂!” 她的银铃辫饰随着身子摇晃,像极了沙海深处的灵雀。

卓玛的银铃辫饰碰着望楼木柱,发出细碎的响。她攥着陈五给的羊皮歌谱,指尖还沾着调浆糊用的麦粉 —— 那是汉人王婶教她抹在歌谱边角防沙的。七岁的羌女望着城下黑压压的敌营,突然想起三天前在坎儿井旁,汉家小哥哥教她认 “甜” 字时,掌心传来的温度。

“夏军刀快哟 ——” 她开口时,风雪正好停了半刻,清亮的童声像化开的雪水,顺着女墙砖缝渗向敌阵,“井水甜嘞!” 左手无意识地摸着棉袄上绣的玄鸟纹,这是拓跋清姐姐连夜缝的,针脚歪歪扭扭,却比阿妈的氆氇袍还暖。

前排的大夏铁盾兵抬头了。最左边的老卒盔甲上刻着统万城的獬豸纹,他的刀疤从眉骨划过鼻梁,此刻却像被钉住般,刀柄上的血槽还凝着前日混战的血,却忘了擦拭。卓玛看见他喉结滚动,仿佛在吞咽口水 —— 敦煌的井水确实甜,三天前他被俘时喝过,比统万城混着碱味的地下水强百倍。

“吐谷浑马壮哟 ——” 第二个声音接上,是汉家男孩虎子,他穿着改小的羌人羊皮褂,腰间别着没开刃的木刀,“麦饼香喂!” 他故意拖长尾音,学着羌笛的颤调,城头的胡琴适时响起,是粟特商人穆罕默德用波斯琴弦拉的《阳关三叠》变奏。

吐谷浑的轻骑兵骚动了。马背上的骑士们摸着鞍鞯上的牦牛纹,忽然有人低咒一声 —— 他们的青稞酒早喝光了,现在只能啃硬得硌牙的胡饼,哪比得上敦煌百姓扔来的麦饼,掰开还能看见蜂窝煤烤出的金黄焦边。有个年轻骑士摘下头盔,露出卷曲的粟特血统银发,他盯着城头飘来的麦香,喉间泛起酸水 —— 家乡的母亲,是否也在这样的冬日,守着炉火等他归?

最新小说: HP白蔷薇与剑 我在大明忙种田,平推东瀛美利坚 红楼大官人 八部云河 打破诸天从魔法界贵族开局 四合院之八级工的幸福生活 穿越大唐:纵横家不好当 重生后小师弟在修仙界当白月光 柯学世界的纳棺人 都穿越了,带超级军火库不过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