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进前院,就瞧见阎埠贵坐在老槐树下纳凉,手里还拿着本翻得卷边的算术书,阎家几个孩子围在旁边写作业。瞧见何雨柱推着自行车进来,阎埠贵眼睛瞬间亮了,连忙放下书起身:“柱子回来啦!快过来坐,我刚泡了点茉莉花茶。”
何雨柱停好车,从车筐里的布包里抓出一把苹果——这是学校食堂发的福利,他特意留着带回来。“三大爷,您别忙活,我就是回来看看我爸。”他把苹果递过去,“给孩子们尝尝鲜。”
阎埠贵嘴上说着“你这孩子,来就来还带东西”,手却飞快地接过来,分出两个给旁边的孩子,剩下的小心地揣进兜里。他看着何雨柱身上崭新的卡其布工装,又瞟了眼那辆擦得锃亮的自行车,心里暗暗盘算——柱子这日子过得是越来越好了,自行车、新衣服,还有这种平时见不着的苹果,哪像是“混得不行”的样子?
前阵子院里有人嚼舌根,说何雨柱在鸿宾楼没混出模样,连职业评级都没消息,不如贾东旭、许大茂当工人体面。阎埠贵当时就嗤之以鼻——真要是混得差,能天天穿新衣服?能随手给邻居送苹果?他只是没点破,毕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还免得别人跟他抢着跟何家交好。
“柱子,你爸最近总跟我念叨,说你在外面忙大事呢。”阎埠贵凑过来,语气带着几分试探,“听说你跟大学里的教授一起做项目?”
“就是跟着老师学东西,不算什么大事。”何雨柱笑着打哈哈,没多说具体情况——院里人大多不懂机械,说多了反而惹麻烦。他跟阎埠贵又聊了两句,便推着车往后院走。
刚进家门,陈娟就端着刚蒸好的馒头迎上来:“柱子回来啦!快洗手,我炖了排骨,刚热好。”何大清也从里屋出来,手里拿着张皱巴巴的纸,脸上带着几分疑惑:“柱子,你上次让我们囤的粮食,我跟你陈姨又买了二十斤细粮,都按你说的,分着在三个粮店买的,没引人注意。就是……咱们家现在吃的够了,怎么还囤这么多啊?”
何雨柱接过馒头,咬了一口,慢慢说道:“爸,陈姨,我在学校听老教授提过,未来几年可能会有物资紧张的情况。咱们多囤点,心里踏实。我那个同学家里是做粮食储存的,有专门的仓库,放个两三年都坏不了。”他没敢说太透,只找了个“教授消息”的由头——在何大清和陈娟眼里,“大学教授”的话比什么都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