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就那样,热乎人。”何雨柱笑了笑,“以后常来,慢慢就熟了。”
转眼到了十月中旬,秋风卷着落叶扫过清华园,机械系的实操教室里却热得很。
何雨柱正站在钳工台前,手里的锉刀在铁块上往复游走,铁屑簌簌往下掉。不过一个多月,他的实操技能已肉眼可见地见长——车工、铆工、焊工、电工、钳工、锻工,六项技能都稳稳站上了3级。放在工厂里,这水平至少能评个五级工,比不少干了多年的老技工还扎实。
他扫了眼脑海里的系统面板,各项技能的进度条都在稳步爬升,尤其是机械理论,经过这阵子实操打磨,已隐隐有突破4级的迹象。基础学科更不用说,英语、俄语、数理化都快摸到6级门槛,按这进度,学期末就能达标。
“叮——”下课铃响了,何雨柱放下锉刀,擦了擦手上的油污,额角的汗珠顺着下颌线滑落,砸在蓝色工装裤上。
江文辉凑过来,手里还捏着个没锉平的零件,一脸佩服:“柱子,你这手活儿绝了!孙教授刚才站你身后看了半天,眼里都带光了。”
何雨柱笑了笑:“多练练就熟了。”
他知道,光有理论不够,这些实操技能是工程师的“手脚”,必须练到炉火纯青。
下午的专业课结束后,孙教授没像往常一样直接离开,而是站在讲台上,敲了敲黑板。
“同学们安静一下,说个事。”老人的声音透过讲台传遍教室,“这学期的实操课进度不错,理论底子扎实的同学,除了正常学业,还可以试试报考九级工程师。”
教室里瞬间起了阵骚动。
“九级工程师?我们才大二啊!”
“听说考这个不仅要理论,还得实操过线,还要写技术报告呢。”
孙教授等大家安静下来,继续道:“别觉得早。国家现在缺技术人才,你们是清华的学生,就得比别人往前多走一步。有想法的,下课后到我办公室领报名表,月底前交上来。”
他的目光扫过全班,在何雨柱身上停了一瞬,微微颔首。
何雨柱心里一动。九级工程师是最低级的工程师职称,却是踏入这一行的关键门槛。以他现在的理论和实操水平,拿下应该不难。更重要的是,这是积累资历的第一步——将来要做的事,离不开这些实打实的身份。
“看来,得抽时间准备技术报告了。”他低头在笔记本上写下一行字,笔尖划过纸面,留下清晰的痕迹。窗外的阳光斜斜照进来,落在字上,像撒了层金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