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太奶奶拍了拍桌子,"第二道菜,火腿笋干煲。"
这道菜需要将金华火腿与黄山笋干同煨。贺凌轩取出火腿时,特意用软毛刷轻轻刷去表面的盐霜——太奶奶说过,火腿的咸香要慢慢渗进汤里,急不得。笋干提前泡了十二小时,他用山泉水反复冲洗,直到水色清亮。
"火腿要切薄片,"太奶奶指了指案板上的火腿,"但不要太薄,否则煮化了就没嚼劲;笋干要撕成条,粗细均匀,这样吸汤才均匀。"
贺凌轩依言切好火腿,又把笋干撕成细条。砂锅里的水烧开时,他忽然停住手,转头问太奶奶:"这汤要煨足三个时辰,对吗?"
"不错。"太奶奶点头,"当年你太爷爷在战场上,总说'好汤要像阵地,得慢慢守着,急不得'。后来转业回来,他每天清晨五点起来煨汤,说'家人的胃,比军令还金贵'。"
贺凌轩的指尖轻轻抚过砂锅的边缘,像是在触摸某种传承的温度。他往汤里加了片陈皮,又撒了把枸杞——这是苏瑶上次说"喝汤喜欢带点甜"后,他特意记下的。
当十二道菜陆续上桌时,偏厅的长桌上已摆了整整一轮。苏瑶望着每道菜的摆盘:荷叶鸡的荷叶边微微卷起,露出里面嫩黄的鸡皮;火腿笋干煲的汤面上浮着层薄油,泛着琥珀色的光;松茸炖豆腐的豆腐上缀着松茸片,像撒了把碎金......
"开始评菜。"太奶奶端起茶盏抿了口,目光扫过全场,"第一道,荷叶裹鸡。"
贺凌轩站在桌前,脊背挺得笔直:"这道菜的寓意是'包裹',贺家历代男丁从军,出门前母亲都会用荷叶裹着干粮,说'带着家的味道上战场'。鸡肉要选三黄鸡,因为'三黄'谐音'三旺'——人旺、家旺、事业旺。"
"不错。"太奶奶点头,"那这道火腿笋干煲呢?"
"火腿代表'红火',笋干代表'节节高'。"贺凌轩的声音里多了几分笃定,"汤要煨足三个时辰,是因为'慢工出细活',就像我们贺家守边疆,得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