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启明1644 > 第434章 大木

第434章 大木(1 / 2)

观云楼的雅间内,空气中弥漫着名贵茶品的清香,却压不住从楼下隐隐传来的、人群的喧嚣与肃杀之气。

郑鸿奎没有看楼下的刑场,他的目光落在身旁的侄子郑森身上。他打心底里喜爱这个侄儿,郑氏宗族年轻一辈中,再没有比郑森更出色的了。

年仅二十三岁,身上却已有一种远超同龄人的沉稳。这种沉稳,并非少年老成的木讷,而是一种文韬武略兼备之后,自然流露的底气与自信。

郑鸿奎不禁回想起自己年轻的时候。那时他只是一介武夫,仗着一身蛮力与不怕死的勇武闯荡,脑子里除了打打杀杀,便别无他物。与眼前的郑森相比,实在是天差地别。

“若我年轻时,有森儿一半的智谋与城府,或许今日的成就,便不止于此了。”郑鸿奎在心中暗自感叹。

他知道,郑森能有今日这般心性,皆因其经历过常人无法想象的磨难。那是一场足以将任何天才碾碎的血腥风暴。

郑森的起点,是许多人穷尽一生也无法企及的高度。崇祯十一年,他便以优异的成绩高中秀才,成为南安县二十名廪膳生之一,由朝廷出资供养,是板上钉钉的未来士绅。

崇祯十七年,他的父亲郑芝龙,为了让儿子的前途更加璀璨,不惜一掷千金,动用无数人脉,将他送入了天下读书人的圣地——金陵国子监。

在金陵,郑森的才华很快便得到了当时东林魁首、名满天下的礼部侍郎钱谦益的赏识。钱谦益正式收他为徒,并认为“福松”这个名字过于流俗,亲自为他改名为“森”,取“深沉茂盛,不可限量”之意。

他又为郑森取表字“大木”,寄予了他将来能成为国家栋梁的殷切厚望。那时的郑森,风华正茂,前途无量。

然而,命运的转折,来得猝不及防。

崇祯十九年,钱谦益因在国本之争中犯下大错,触怒天颜。崇祯皇帝下达了最严酷的旨意:凌迟三千六百刀,诛连十族。一场惊天大案,牵连千余人头落地。

那一日,郑森正在钱府的书房中读书。东厂的番子们如凶神恶煞般破门而入,带队之人,正是以心狠手辣着称的李有成。

郑森至今还记得那天的场景。老师钱谦益面如死灰,一众同窗哭天抢地。而他,则在混乱中被番子们用冰冷的锁链捆住,押入了那座传说中“活人进去,死人出来”的东厂诏狱。

诏狱之内,是人间炼狱。那里不见天日,酷刑与惨叫是唯一的主题。郑森亲眼目睹了太多士子因受不住酷刑而疯癫,或是在绝望中自尽。

所有人都以为,他这个钱谦益的得意门生,必然难逃一死。但最终,或许是郑家庞大的财力打通了关节,又或许是司礼监的王承恩不忍见青年才俊就此凋零,在其中斡旋周旋,他竟奇迹般地被释放了。

走出诏狱,重见天日的那一刻,郑森仿佛经历了一次死亡与重生。

这次劫难,也让他彻底看清了东林党人空谈的本质。他毅然决然地改换门庭,拜入了另一位名士——陈子龙的门下。

陈子龙与钱谦益是截然不同的两类人。他出身几社,是文武双全的实干派。他从不离身的,是腰间的长剑,而非文人的折扇。他传授给郑森的,也不是虚无缥缈的道德文章,而是经世致用的“绝学”。

最新小说: HP白蔷薇与剑 我在大明忙种田,平推东瀛美利坚 红楼大官人 八部云河 打破诸天从魔法界贵族开局 四合院之八级工的幸福生活 穿越大唐:纵横家不好当 重生后小师弟在修仙界当白月光 柯学世界的纳棺人 都穿越了,带超级军火库不过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