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标准之战,比专利战更关键。” 王晓东在省委紧急会议上说,“如果我们的技术不被纳入标准,就意味着失去国际市场。我们必须主动出击,在标准制定过程中发出中国声音。” 他亲自带队前往国际标准组织总部,与各国代表展开激烈的谈判。
谈判桌上,西方代表们言辞犀利,试图用各种理由打压中国的提案。“王省长,你们的钬基合金技术缺乏长期稳定性验证,” 美国代表约翰逊冷笑道,“这样的技术怎么能纳入国际标准?” 王晓东不慌不忙地展示一系列实验数据和实际应用案例:“约翰逊先生,我们的技术已经在多个项目中稳定运行,性能远超现有材料。如果因为偏见而拒绝先进技术,这才是对全球新能源发展的不负责任。”
在谈判陷入僵局时,国内传来了令人震惊的消息。极端组织 “熵之信徒” 再次发动袭击,这次他们使用了一种新型病毒,专门攻击新能源电网的智能控制系统。多个城市的氢能公交陷入瘫痪,部分地区的供电也受到影响。民众的恐慌情绪迅速蔓延,社交平台上,质疑新能源安全性的言论铺天盖地。
王晓东立即中断谈判,紧急回国。在省应急指挥中心,他看着大屏幕上不断跳动的警报,眼神冷峻:“启动‘网络盾牌’行动,组织最强的网络安全团队,务必在最短时间内破解病毒。宣传部要及时发布准确信息,稳定民众情绪。” 他又转向罗卫国书记:“罗书记,我们必须加快新能源安全体系的建设,不能再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网络安全团队经过三天三夜的奋战,终于找到了病毒的弱点。当技术员小王疲惫但兴奋地喊出 “病毒清除成功” 时,指挥中心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王晓东拍了拍小王的肩膀:“小伙子,好样的!但我们不能松懈,要继续加强网络安全防护。”
解决了病毒危机,王晓东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国际标准谈判中。他改变策略,不再局限于技术层面的争论,而是联合众多发展中国家,强调公平、开放的国际合作理念。“新能源是全人类的未来,” 他在国际标准组织大会上发言,“如果标准只服务于少数国家的利益,那将阻碍整个行业的发展。我们愿意分享技术,与各国共同推动新能源事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