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他眯起眼睛——北岸似乎有士兵在巡逻!那旗帜...是高欢的军队!
投靠高欢?这个念头再次浮现在脑海。可朱浑元内心天人交战:楚王若在,绝不会同意;但楚王若已不在...难道要让这些忠心耿耿的部下陪他送死?
"将军,追兵已不足二里!"一名亲兵焦急地报告。
可朱浑元深吸一口气,做出了决定。他挺直腰背,用尽全身力气喊道:"可朱浑元愿投高王,还请接我渡河!"
声音在河面上回荡,北岸的士兵明显骚动起来。可朱浑元心跳如鼓,手心渗出冷汗。这是他最后的赌注。
不一会儿,对岸有人喊道:"可是楚王麾下的可朱浑元将军?"
"正是!"可朱浑元回应,声音因激动而颤抖。
北岸,十六岁的骑督斛律光正在巡视河防。他身材修长,面容俊朗,眉宇间却有着超越年龄的沉稳。听到士兵报告,他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可朱浑元?贺拔岳的爱将?"斛律光喃喃自语,"他若来投,中原必有变故。"
"骑督,此事重大,是否先请示大将军?”副将小心翼翼地问。
斛律光摇头:"战机稍纵即逝。备船,我亲自去接。"
"这太危险了!对岸可能有伏兵!"副将急道。
斛律光目光如电:"大丈夫行事,岂能畏首畏尾?若错失良机,你担得起责任吗?"
副将不敢再言。斛律光解下佩剑,只带弓箭,跳上一叶小舟,亲自划桨向对岸驶去。
河中央,斛律光看到南岸烟尘滚滚,显然有大批追兵将至。他加快划桨速度,心中暗忖:"可朱浑元乃名将,若能收服,对高王必有大用。"
南岸,赵贵和宇文护已率军杀到。赵贵年约四十,面容刚毅,见状抬手示意军队停下:"可朱浑元,贺拔公已逝,宇文丞相宽宏大量,你若投降,既往不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