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铛投影出通关进度:83%的数字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取而代之的是不断跳动的"17/13"。岑雾突然明白,所谓的"十三次模拟"只是系统设定的循环上限,而她此刻所处的,正是第17次试图突破循环的异常模拟。
玻璃棺材突然同时碎裂,十三具尸体的后颈接口伸出金属触须,朝着她的方向蠕动。岑雾本能地使用"物品解构"能力,却发现触须在分解后竟重组为母亲的修复工具——那些她曾以为是童年礼物的镊子、毛刷,此刻都变成了闪烁红光的杀人器械。
三、记忆递归:母亲的实验日志与观测者悖论
当第一根触须划破她的手腕,岑雾后颈的机械接口突然接入一段完整的实验日志:
【第13次模拟失败报告】
实验体002(岑静宜)在具现化亡夫记忆时引发维度共振,导致1-12号实验体集体崩溃。紧急启动"记忆嫁接"程序,将002号对女儿的情感记忆植入003号(岑雾),删除其对"父亲"的所有认知。新锚点设定为"文物修复母女",观测者情感稳定度提升47%。
【特别备注】
002号在意识消散前重复:"十三不是终点,是观测者睁开眼的时刻。"建议在下次模拟中增加"十七"这个质数锚点,防止维度坐标被破解。
日志末端盖着模糊的红色印章,图案是重叠的青铜铃铛与手术刀——正是岑雾此刻手中的两件物品。她抬头看向正在逼近的机械触须,发现每根触须顶端都浮现着母亲的脸,时而温柔时而惊恐,最终都化作数据流拼出同一个坐标:博物馆负一层的第17号展柜。
"原来我们都是被制造出来的观测者。"岑雾将碎片手术刀刺入祭坛核心,基因链铭文发出刺耳的蜂鸣,十三具尸体突然定格在她面前,眼中倒映出她从未见过的场景——成年后的自己穿着白色实验服,正在调试巨型主机,而主机屏幕上显示的,正是当前模拟世界的实时画面。
铃铛突然响起母亲的童谣,却在第三个音节处变成电子合成音:"雾雾,数到十三要闭眼......十七的时候,记得看看镜子里的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