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医女的大唐恋歌 > 第353章 山道尽头

第353章 山道尽头(1 / 1)

暮色像浸了水的棉絮,一点点洇染开来,将黛色的山尖晕成朦胧的剪影。苏瑶提着竹篮踏上最后一段石阶时,铜铃第三次在她腕间响起,清越的叮当声撞在斑驳的青石板上,碎成无数细小的回音,顺着蜿蜒的山道往上行去。她停下脚步拢了拢被山风吹乱的鬓发,指腹摩挲着铃身上细密的缠枝纹 —— 这是去年林小婉生辰时,她用后山采的野藤编了三个月换来的铜料,请山下老银匠打的。当时小姑娘捧着铜铃在晒谷场跑了三圈,红头绳飞起来像团跳动的火苗,张思贞坐在门槛上翻着药经,嘴角却悄悄弯起个浅弧。

山风带着草木的潮气掠过衣领,苏瑶把布袋往怀里又揣了揣。玉盒隔着粗布传来沁人的凉意,让她想起今晨林小婉塞布袋时,指尖触到的那片温热。灶房里还飘着艾草的苦香,小姑娘踮着脚够灶台上方的竹架,辫梢的红绳扫过药罐,带起一串细碎的瓷响。“姐姐你看,” 她献宝似的展开掌心,粗布布袋上绣着歪歪扭扭的兰草,“我跟思贞姐姐学的,说这样装草药会更香。” 张思贞正在案前碾药,闻言抬眸时,睫毛上还沾着点茯苓粉,“她昨夜熬药时烧了针脚,硬是拆了重缝到三更。” 林小婉顿时涨红了脸,往苏瑶身后躲的动作带倒了小板凳,木腿撞在青砖地上的闷响,惊飞了檐下筑巢的燕子。

竹篮里的草药随着脚步轻轻摇晃,黄芩与当归的气息混着山风漫出来。苏瑶记得上个月林小婉染了风寒,张思贞守在床头煎药,把自己攒了半年的蜜饯全化在药汤里。小姑娘喝得眉开眼笑,说这是世上最好喝的药,却没瞧见深夜里,张思贞坐在油灯下,对着药经上 “风寒忌蜜” 的注解悄悄红了眼眶。后来她背着林小婉去问山下的郎中,才知道那孩子是怕苦药吓着林小婉,宁愿自己背着 “用错药” 的心事。

石阶缝隙里冒出的青苔沾了暮色的水汽,变得湿滑起来。苏瑶扶着身旁的老松树站稳,树皮的裂痕里还嵌着去年冬天的雪粒。那时林小婉非要学编草绳,把晒好的草药捆成整齐的小束,结果笨手笨脚地摔在雪地里,新做的布鞋沾满泥污。张思贞默默烧了热水给她烫脚,却在转身时被林小婉拽住衣角 —— 小姑娘从袖口里掏出颗冻得硬邦邦的野山楂,“姐姐说酸的能治冻手。” 通红的小手里,山楂果上还留着齿痕,显然是偷偷啃过觉得够酸才送人的。

铜铃又响了,这次的回音里似乎混进了别的声响。苏瑶抬头望见山腰的竹楼时,檐角的灯笼已经亮起来,橘色的光晕透过糊窗的棉纸,在地上投出两个交叠的影子。林小婉果然扒着门框,红头绳随着晃动的身影在灯光里划出细碎的弧线,而张思贞站在她身后半步远,手里的药经被风掀得哗哗作响,目光却定定地落在山道尽头。

离竹楼还有二十步时,林小婉像只小鹿般冲了出来,怀里抱着件厚棉袄。“姐姐你看我新学的针法!” 她扯开棉袄衣襟,内里用彩线绣着三只兔子,“最大的是姐姐,中间是思贞姐姐,最小的是我!” 张思贞跟在后面,手里端着的药碗冒着热气,“她把你给的丝线全用了,说这样兔子才会暖和。” 苏瑶接过棉袄时,触到内里缝着的小布袋,拆开来看,竟是满满一袋炒得香脆的南瓜子,每颗都去了壳,显然是两个孩子剥了一下午。

竹楼里很快飘起饭菜香,林小婉非要坐在苏瑶腿上看她整理草药,辫梢的红绳扫过装龙涎草的玉盒。“姐姐这次采的草药好漂亮,” 她指着叶片上的露珠,“像思贞姐姐画的星星。” 张思贞正在添柴,火光映得她耳尖发红,“我只是在药经上画了图解。” 苏瑶笑着把龙涎草分成两份,“这份给林小婉做安神香,这份给思贞配新药。” 小姑娘立刻从怀里掏出个锦囊,“我早就备好装香的袋子了!” 锦囊中露出半块玉佩,是去年苏瑶给她的生辰礼,此刻正沾着淡淡的艾草香。

夜深时苏瑶坐在灯下写药录,窗纸上投来两个依偎的影子。林小婉缠着张思贞教她认草药图谱,指尖划过 “龙涎草” 三个字时,忽然压低声音:“思贞姐姐,你说姐姐会不会觉得我们太麻烦?” 张思贞翻页的手顿了顿,声音轻得像落雪:“姐姐说过,我们是她采药时捡来的宝贝。” 窗外的铜铃不知被什么惊动,轻轻响了一声,苏瑶望着案上并排放着的两个药包,忽然觉得这山间的岁月,就像林小婉缝布袋的针脚,虽不完美,却一针一线都透着暖人的心意。

石阶转过一个弯,药庐的屋顶终于完整地映入眼帘。茅草覆盖的屋顶在月光下泛着柔和的银辉,烟囱里冒出的青烟已经淡了,想必灶房里的晚饭早已备好。她似乎能闻到厨房里飘出的气息,是糙米饭混着炒南瓜的香甜,还有药炉里煨着的陈皮水的微苦,这些味道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家的味道,让她奔波一天的疲惫瞬间消散了大半。

最新小说: 故友托妻,师妹们羡慕疯了 奶奶不疼舅不爱?我带妹赶海一天三顿! 警报!赘婿出山! 白月光归国,我另嫁他人你疯什么 老婆赶我出门,不知我是怒龙出山 计灭蛮夷,武冠天下,女帝尊我为天! 高手下山,未婚妻当场退婚叶北辰周若妤 我有99个大佬师傅叶北辰周若妤 胆量竞赛(暴露游戏第二部) 黄皮子!你看我像人还是像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