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思贞静静地听着,喉结不住地滚动。他望着师父被晨雾笼罩的身影,突然发现曾经挺拔如松的脊梁,不知何时竟有了微微的弧度。那坚定的眼神里,藏着的是对医学的执着,更是对生命的敬畏。这一刻,他仿佛看到了无数个黎明破晓前,师父独自一人背着药篓,踏着星辉走向深山的背影;看到了深夜里,师父就着昏黄的油灯,翻阅医书直至东方既白的模样。
“为师虽然欣慰于你们的成长,但为师自己也不能停下脚步。” 苏瑶继续说道,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只有不断实践,不断探索,才能在医学上有更深的造诣,才能更好地救治更多的病人。” 她抬手轻抚过廊下挂着的药锄,那锄头刃口已经磨得薄如蝉翼,木柄被岁月包浆得温润如玉,每一道纹路里都镌刻着她行医济世的初心。
张思贞的眼眶不禁微微泛红,一股强烈的敬佩之情在心中翻涌。他郑重地拱手,声音洪亮而坚定:“师父,弟子明白了。我们定会紧紧跟随您的脚步,努力学习医术,不辜负您的期望。” 他暗暗发誓,从今往后,定要与师父并肩作战,分担这份重担,将这份医者仁心传承下去。
苏瑶欣慰地笑了,眼角的皱纹里盛满了暖意。她伸出手,轻轻拍了拍张思贞的肩膀,掌心的温度透过布料传来:“好孩子,有你们这样的弟子,为师很是欣慰。” 她的目光变得愈发柔和,像是春日里的暖阳,“记住,医学不仅是一门技艺,更是一份责任,一份对生命的尊重。每一味药材,每一张药方,都关乎着病人的生死,容不得半点马虎。”
山风渐起,吹得庭院里的药香愈发浓郁。张思贞望着师父的笑脸,忽然觉得,这小小的道观,承载着的是比山还重的责任,是一代又一代医者守护生命的信念。而他,作为师父的弟子,此刻终于真正懂得了这份使命的分量,也找到了自己毕生追寻的方向。
晨雾在山间翻涌,像一床厚重的绒毯笼罩着道观。林小婉发间还沾着未干的露水,裙摆被山风掀起,她气喘吁吁地奔到苏瑶和张思贞面前,鬓角的碎发被汗水黏在泛红的脸颊上。“师父!” 她弯腰行礼,声音带着急切的喘息,腰间悬挂的药囊随着动作轻轻摇晃,里头装着她连夜研磨的金疮药。
苏瑶望着眼前两个神色坚定的弟子,晨风掠过她藏青色的道袍,衣摆处缝补的针脚细密整齐,那是林小婉趁着深夜为她修补的。“好,有你们俩在,为师心里踏实。” 她眼角的笑意温柔而欣慰,伸手将林小婉垂落的发丝别到耳后,指尖残留着草药特有的清苦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