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10月21日,澳门葡京酒店。
水晶吊灯将赌场大厅照得如同白昼,却驱散不了角落里弥漫的绝望。张德贵瘫在百家乐赌台前,手指神经质地抽搐着,西装领口沾着威士忌的酒渍。三小时前,他还是东莞最大的制鞋厂老板;现在,他面前堆着的不是筹码,而是一叠签满他名字的借据。
“张老板,再借五十万翻本?“穿红色马甲的服务生俯身耳语,声音甜得像掺了蜜,“您可是VIP,谢总特意交代给您最高额度。“
张德贵浑浊的眼球动了动。他记得自己明明只借了二十万,怎么账单上变成了八十万?但赌台对面那个穿旗袍的女荷官又开始发牌了,鲜红的指甲划过绿绒台面,新一局已经开始。
“借!“他抓起钢笔,在空白处又签下名字。服务生微笑着抽走借据,转身时对角落里的黑衣壮汉使了个眼色。
二楼监控室里,谢一扬透过单向玻璃俯瞰着这场狩猎。张铁柱的机械臂递来平板,上面显示着张德贵的完整档案:四十二岁,东莞德贵鞋业董事长,厂房估值两千万,独女在英国留学。
“第几个了?“谢一扬抿了口红酒。
“今天第七个。“张铁柱的机械眼闪烁着红光,“按老板的规矩,输光现金的给三倍信用额度,输光额度的再放日息5%的'急救金'。“
赌台边突然爆发出一阵尖叫。张德贵瘫倒在地,裤裆湿了一片——最后一张牌是黑桃A,他押的“闲“又爆了。黑衣壮汉们像嗅到血腥的鲨鱼般围上去,架着他往VIP室拖。
“告诉财务部,“谢一扬放下酒杯,“把他女儿学校的资料准备好。“
VIP室的隔音门关上瞬间,所有优雅假面都被撕下。张德贵被按在红木茶几上,脸颊贴着冰冷的大理石桌面。一个穿阿玛尼西装的男人慢条斯理地展开借据:“连本带利,三百二十万。“
“不可能!“张德贵挣扎着抬头,“我只借了一百五十万!“
男人打了个响指。投影仪亮起,播放起张德贵签字的全过程——每次借贷时,摄像机都巧妙避开了具体金额。“澳门法律讲证据。“男人用借据拍打他的脸,“白纸黑字,法官会信谁?“
张德贵突然扑向茶几上的水果刀。刀尖刚碰到喉咙,就被机械臂凌空夺下。张铁柱像拎小鸡一样把他提起来,液压关节发出“滋滋“的声响。
“张老板别急。“谢一扬推门而入,皮鞋踩在散落的筹码上咔咔作响,“听说令爱在剑桥读金融?真是人才。“他掏出手机,屏幕上显示着英国某公寓的实时监控——穿睡衣的少女正在厨房煮咖啡。
张德贵的瞳孔骤然收缩。
“日息5%,十天翻倍。“谢一扬把手机塞进他口袋,“给你二十四小时筹钱。否则...“他凑近耳边轻声道,“非洲矿场缺会计,虽然环境差了点,但工资够还利息。“
当夜,东莞厚街镇。
德贵鞋厂的财务室灯火通明。张德贵翻遍保险柜,只凑出八十万现金。财务总监老林盯着电脑屏幕,突然倒吸冷气:“老板,公司账户被冻结了!“
屏幕上闪烁着“法院财产保全令“的红字。老林颤抖着点开详情:一小时前,澳门某财务公司以“民间借贷纠纷“为由,申请冻结德贵鞋业所有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