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吴奈温。“谢一扬打断他,手指在平板上划出一串坐标,“缅甸基地的乌克兰专家,全部转移到重庆。再从汉阳钢厂调三百吨特种钢,要快。“
直升机掠过波斯湾时,谢一扬看到一艘悬挂巴拿马国旗的货轮正驶向伊拉克方向。一个疯狂的计划在他脑中成形——既然伊朗人嫌弃,为什么不把问题坦克卖给他们的死对头?
1991年3月10日凌晨,重庆兵工厂地下车间。
维克多·彼得罗夫的手在发抖,电焊枪的蓝光在他深陷的眼窝投下阴影。这位前哈尔科夫坦克工厂的首席工程师,此刻正被三名缅甸雇佣兵监视着,给一台仿制发动机做最后调试。
“温度传感器必须重装!“维克多突然用俄语咆哮,指着仪表盘上跳动的数字,“你们这些黄皮猴子懂什么?这样装会——“
张铁柱的军刺抵住他喉咙,刀尖在喉结上划出细小的血痕。“老维啊,“他咧嘴露出金牙,“谢老板说,按中国标准来。“
车间另一头,谢一扬正在审阅刚送到的情报。卫星照片显示,伊拉克共和国卫队正在巴士拉集结,而他们的T-72坦克因为国际制裁缺乏备件。更妙的是,莫斯科方面刚刚拒绝了一笔伊朗的紧急军购申请。
“告诉拉希米,解决方案分两步。“谢一扬对卫星电话那头的周明远说道,“第一,现有坦克全部更换重庆产发动机;第二,通过朝鲜渠道补充十辆全新T-80。“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你疯了?朝鲜哪来的T-80!“
“平壤郊外那批'光辉-3号',本来就是用我们给的图纸造的。“谢一扬轻笑,“喷个新编号而已,反正伊朗人没见过真货。“
挂断电话,谢一扬走向车间中央的发动机测试台。维克多正在偷偷调整燃油喷射参数,这个动作在他眼中无所遁形——乌克兰人想埋下隐患,等坦克上了战场再爆发。
“彼得罗夫先生。“谢一扬用流利的俄语说道,手指抚过发动机铭牌,“您女儿在基辅音乐学院的照片拍得真美。“
维克多的瞳孔骤然收缩。谢一扬从怀中取出一张照片:十六岁的金发少女站在琴房门口,照片角落的日期显示是昨天拍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