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进在颍川太守任上,表现出难得的谦逊——他主动拜访当地名士,虚心请教治理之道,甚至将部分田产捐赠给贫困士子。
这种姿态让他初步获得士族阶层的认可,也为他日后与袁绍等世家子弟合作奠定了基础。
光和七年(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天下震动。
张角率领的黄巾军喊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口号,短短数月便席卷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
灵帝任命何进为大将军,封慎侯,率左右羽林军镇守京师,负责统筹全国平叛事宜。
这是何进首次掌握军权,也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
在平定黄巾起义的过程中,何进展现出一定的军事才能:他一方面调兵遣将镇压各地叛乱,命皇甫嵩、朱儁等名将分路出击;另一方面采纳袁绍的建议,在京师周边部署重兵,设置函谷关、伊阙关等七关防线,防止叛军偷袭。
他还推行“坚壁清野”策略,将洛阳周边百姓迁入城内,断绝叛军的补给来源。
这些措施虽未能彻底根除黄巾之乱,却有效保卫了京师安全,也让何进的声望达到新的高度。
值得注意的是,何进在平叛期间有意识地提拔寒门将领,如出身底层的傅燮、鲍信等人,均得到他的重用。
这种做法既体现了他对底层人才的同情,也暗含着培养私人势力的意图。
但同时,他也不得不依赖袁绍、袁术等世家子弟的支持——这种对士族集团的依赖,最终成为他无法摆脱的枷锁。
黄巾起义后,东汉王朝陷入了严重的政治危机。
灵帝沉迷酒色,在西园修建“裸游馆”,终日与宫女嬉闹,甚至将朝政大权交给宦官集团。
以张让、赵忠为首的“十常侍”,凭借灵帝的宠信,专横跋扈,卖官鬻爵,甚至干预军事,引起了士族阶层和外戚集团的强烈不满。
何进作为大将军,自然成为反对宦官集团的核心人物。
此时的何进,已经不再是那个谨小慎微的屠户出身的官员。
多年的官场历练,让他逐渐变得野心勃勃。
他在洛阳城南修建了豪华府邸,“连栋数百,膏田满野”,甚至模仿皇宫的规格设置仪仗。但他深知,要想巩固自己的地位,必须铲除宦官集团——这不仅是权力斗争的需要,也是士族集团对他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