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眘即位,时年三十六岁,正当壮年。他所面临的第一道难题,就是与金国的关系问题。虽然在江北的金军基本北撤,但“川陕陇路”还厮杀得分外眼红。比如,六月三十日,金军还血洗了原州(宁夏固原),七月初三日,吴璘的儿子吴挺,收复了巩州(甘肃陇西)。
接下来是打?是和?作为新上任的最高统治者,必须有个明确态度。七月初五日,赵眘召张浚入见。完颜亮南侵,赵构起复张浚为判建康府兼行宫留守,并节制建康、镇江、江州、池州、江阴军马。
赵眘见了张浚,庄重地道:“朕久闻张公大名,如今朝廷所倚仗,唯有张公而已!”赐座垂问国策,张浚从容而道:“君主的学问,以心为本,一心合天意,无事不成功!何所谓天?即指天下的公理,陛下恪守本职,保持清明,自然赏罚得当,人心归附,敌仇可报!”其实这是冠冕堂皇的客套话,但古人就吃这一套。
赵眘悚然道:“自不忘张公所言!”后两日,拜张浚为少傅、江淮宣抚使,封魏国公。
七月十四日,赵眘下诏,追复岳飞官职,以礼改葬,这自然是为岳飞平反的初步动作;同日命四川宣抚使吴璘兼任陕西河东路宣抚、招讨使,招讨、招讨,自然是要动手的意思;二十七日,赵眘下诏,令李显忠的军马听张浚节制,不到一个月,赵眘祭出了四招,彰显以前一贯秉承的“议和”基本政策要变了。
八月,起居舍人洪迈、知合门事张抡因出使金国受辱而被罢职。洪迈为正使、张抡为副使四月出使金国受辱,经过是这样的:公元1162年正月,赵眘即位前五个月,金国皇帝完颜雍派左监军高忠建来通告金国新君即位,并提出议和的请求。赵构此时心态有了变化,对宰相们道:“以前讲和,本为梓宫、太后,虽然委屈自己,也在所不惜。如今两国绝盟,相互的名称怎么定?疆土怎么划?朝见的礼仪、岁币的数量,都应重新确定!”
赵构因此命接伴使洪迈、张抡用敌国的外交礼仪接待高忠建,以前远道相迎、金银引接、赵构接国书起立等礼仪全部废弃了。四月,洪迈、张抡回访金国,以交战国礼节书写了国书。出发前,赵构给洪迈、张抡的任务是,令金国称兄弟之国,归还河南疆土。
洪迈、张抡到燕京后,递交国书,金国阁门使一见,立即大叫:“不合规矩!”强令洪迈等人按以前书写格式,在国书中增添“陪臣”二字,还按以前礼仪朝见。洪迈开始不同意,金国便使强盗手段,将使馆严密封锁,自早到晚,滴水不准送入,连接三天如此,洪迈不得已,以旧礼入见,金人还出言不逊,有人提出扣留洪迈,左丞相张浩坚持不同意,洪迈等才返回。洪迈回国时,赵眘已经接皇位。
殿中侍御史张震弹劾洪迈有辱使命,若在往年,自算不上受辱,但此一时,彼一时,洪迈、张抡被免职。
而川陕陇路,双方还在争夺德顺军(宁夏隆德),年初,吴璘收复德顺军后,判断金军必来争德顺军,亲赴德顺军指挥,不久,完颜悉烈果然统军十万来攻,八月初二日,金军攻城,未果。金军稍退后,吴璘在德顺军东山修筑堡垒,九月金军万户豁豁领精兵从凤翔增援完颜悉烈。攻东山堡,中军将李庠战死,可金军死伤惨重,未能攻克东山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