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七年,战火蔓延中国大地。
八月,沪城再次打响战争,这是一场足可以毁天灭地的大型会战。
秦煜和魏南松达成空前的团结一致,两大派系军队两个方向进入沪城奔赴前线,共御外敌。
钟明雁对王新筠说:“秦煜做好了战死的准备,我也是。”
说完,她亲吻了弘生的额头,告别家中的一老一少,坚守沪城为数不多的信息阵地。
这是他们第一次并肩作战,也是他们希望的最后一次。
百万兵力齐聚沪城。
日军想速战速决,同胞会用血肉造出一道铜墙铁壁。
大战前夕,易舷要送锦徽和孩子们去海外躲避。锦徽已经交付了自己的沪中机械厂给军队,她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易舷会在沪城站在最后一刻,她也要站在这里。
王新筠带弘生回到弘城的第一件事是通知锦徽,把孩子们都送过来。
是的,把能送的孩子们都送到弘城去。
房飞扬接到的命令保护弘城和弘城的交通铁路,弘城这里还有他这支精锐部队。
锦徽没有犹豫,联系上陈太太马上转移整个孤儿院,以及其他尚且能够逃出来的孩子们。
金台女高的学生们来帮忙,趁乱锦徽命人将这些学生也都推上了驶往弘城的火车上。
这不是她们可以热血的时候,保命比喊口号更为重要。
方小时没有跟着离开,他现在已经成长为一个高大的少年,他要留在这里帮助锦徽继续转移。
炮火给沪城的工业体系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除了已经被征用的沪中机械厂,锦徽加入到沪城商会的救济委员会,按照易舷的指令,将能转移走的工厂全部转移到内陆。
前几年,沪城商会的最大举措就是向内陆扩张企业,其中锦徽最为积极,在内陆地区不断建厂。有了先前的经验,锦徽作为这次行动的总指挥发挥了最大的作用。
在转移工厂的队伍中,年仅十三岁的平安最为显眼。
锦徽、叶枝、钟明豪的孩子已经随着火车到达弘城。但是平安和叶枝长子耀耀并没有离开。
平安说,自己是易会长和锦徽老板的孩子,她要是跑了,会让很多人失望不再信任父母亲。
耀耀也如是说,他的父母还在沪中机械厂做生产的最后防线,他更不能退。
锦徽和叶枝都为孩子们感到自豪,她们始终相信,希望在,民族才不会亡。
炮火轰开了沪城的天,伤亡惨重,每日死伤的数字不断攀升。
杭瑾的手术刀从开始使用那一刻从未停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