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网游小说 > 大唐凌烟志 > 第103章 唐朝朝廷借力吐谷浑压制李轨凉国势力

第103章 唐朝朝廷借力吐谷浑压制李轨凉国势力(1 / 2)

武德二年(619年)闰二月中旬,李渊在御书房召见心腹大臣议事。"李轨盘踞凉州,实为心腹大患。"

李渊指着舆图,"不如借吐谷浑之力……"

裴寂会意:"陛下英明,慕容顺正是最佳筹码。"

前面章节我们讲过,两个月为前,唐朝朝廷派遣张俟德前往凉州册封李轨为王,李轨在张俟德未到达之前,便召集他的群臣在其王府中商议此事。

李轨说道:“唐天子是我的李氏族兄,如今已经在长安京城正式登基。一个姓氏不能自相争夺天下,我想去掉帝号,接受他的封爵,诸位认为可行吗?”

在隋末群雄割据的背景下,李轨于河西地区称帝,建立凉国。然而,面对唐朝的崛起,李轨政权内部因人心不齐,利益矛盾重重。进入619年之后,李轨已感觉道自己在统领一个国家中力不从心,在综合各方考量,他还是愿意去掉帝号,接受唐朝封爵的。

此外,他表态归降唐朝的背后,还有着有着深刻的政治、军事和现实考量。

在实力对比上,李轨虽在河西地区称帝,但其势力范围有限,实力远不及唐朝。唐朝在李渊父子的领导下,已在关中地区稳固根基,并展现出强大的军事和政治能力。李轨深知自己难以与唐朝抗衡,因此选择归顺,以避免不必要的冲突。

于是,李轨便找了一个与李渊同属李氏家族的理由,提出“一个姓氏不能自相争夺天下”的观点,试图争取凉国众臣支持,归顺唐朝不仅可以避免战争,还能保全自身利益,同时维护家族的团结。这一选择既符合道义,也有助于减少内耗。与其顽抗到底,不如主动归顺,以换取唐朝的认可和封爵。这样,他不仅能在名义上保住地位,还能继续在河西地区拥有一定的权力和影响力。这种政治上的妥协,既是对现实的承认,也是对自身利益的保护。

结合当时李轨的内部统治并不稳固,其政权内部存在反对势力,外部又面临唐朝和其他割据势力的威胁。归顺唐朝成为他应对内外压力的现实选择,,他希望通过归顺能够稳定内部局势,同时借助唐朝的力量抵御外部威胁。

尽管李轨表达了归顺的意愿,但这一计划并未成功实施。其政权内部的反对势力强烈抵制归顺,而唐朝对李轨的诚意也存有疑虑。

在李轨建立的凉国政权中,吏部尚书曹珍是核心成员之一,深受李轨信任。他不仅在政治上扮演重要角色,还在军事和决策方面发挥了作用。

最新小说: 灵界一一龙战于野 NBA三分王,全球女星狂加对抗 魔道之共赴白头 海贼:叔叔,你的正义不够绝对 本体是蟑螂的万界街溜子 重生80:进山打猎后,我靠摆摊起家 蓝紫钟情 不当魅魔后,我端上了铁饭碗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重生宝可梦,从独角虫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