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三国:刘备辅翼,助他再造大汉 > 第606章 诸葛瑾密信到荆襄,刘景升收信隐锋芒

第606章 诸葛瑾密信到荆襄,刘景升收信隐锋芒(1 / 2)

襄阳南城门的铜钲刚敲过卯时,晨雾尚未散尽,三匹裹着泥水的快马已踏着青石板路疾驰而入。为首骑士将染血的令符塞进守城兵卒手中,兜帽下露出的青布缠头在晨风中翻飞——正是诸葛瑾遣来的死士。他勒住缰绳时,马鞍后火漆匣上的朱砂“瑾”字在朝阳下泛着湿意,匣身缝隙里还沾着吴县昨夜的雨丝。

城内早已是车水马龙。十字街的胡商正卸下骆驼背上的波斯地毯,香料味混着热干面的香气漫过街道;绸缎庄的伙计站在绣架前吆喝,蜀锦与吴绫在廊下晃出一片流霞;更有卖糖葫芦的小贩挑着担子穿梭其间,竹签上的红果映着青砖黛瓦,惊得檐下画眉扑棱棱撞响了金漆鸟笼。护城河上的画舫刚刚解缆,歌女调试琴弦的余音掠过水面,与西岸兵器铺的锻打声撞个满怀——那铺子里新打的环首刀正被军汉们争相传看,刀身映着晨光,竟将隔壁酒肆招幡上的“杜康”二字都劈作两半。

信使策马绕过钟鼓楼时,正见蔡氏庄园的乌木车队碾过石板桥。车帘缝隙里露出的锦绣靴尖沾着南阳朱砂,随车轮颠簸间,隐约可见车舆四角镶嵌的绿松石——那是蔡瑁新从袁术处运来的贡品。信使低头避开车队,却在转过街角时瞥见茶肆二楼的竹帘后,襄阳驿丞正将一枚青铜令牌塞进小童掌心,令牌边缘刻着的“刘”字在茶烟中若隐若现。

待暮色漫上瓮城时,密信已绕开蔡氏设在西市的暗桩,悄然塞进了刘表书房的窗缝。此刻的襄阳城更显繁华:夜市的灯笼次第亮起,胭脂巷的绣娘们在灯下赶制春装,丝线穿过锦缎的沙沙声与隔壁赌坊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北市的米商们正用斗斛量着新到的秫米,斗绳上的红穗子扫过粮囤,惊起一群啄食的麻雀;护城河边的画舫点起羊角宫灯,歌女唱到“关关雎鸠”时,对岸戏台上的武生正好翻了个筋斗,枪尖挑落的缨子不偏不倚,掉进了围观书生的酒碗里。

刘表的书房却隐在这片喧嚣之外。当值的书童刚换下第三盏灯油,便见老牧守披着狐裘坐起身,指尖拂过窗缝里那卷未具名的竹简。烛火将他斑白的胡须映得通明,竹简上朱砂写的“袁术破谯县必图荆襄”几字正滴下墨珠,不偏不倚落在案头未封的奏疏上——那奏疏下压着半张蔡瑁呈递的铁矿账目,绢帛边角还留着昨夜被茶盏烫出的焦痕。窗外传来更夫敲梆的声响,梆子声混着远处酒肆的猜拳声,将廊下悬挂的铜铃震得嗡嗡作响,却惊不散书案上渐渐凝起的墨香。

刘表坐起身时,宽厚的背脊衬得更显敦实——许是久居州牧府中养尊处优,腰间束着的玉带已有些绷得发亮,久坐时袍服下隐现的腹部弧度,恰似案头那只盛满新茶的汝窑瓷罐,透着养尊处优的富态。

他抬手拂过窗缝里的竹简,腕间褶皱的皮肤下青筋微显,斑白的胡须垂落胸前,被烛火映得通明的鬓角已染透霜色,眼角堆叠的鱼尾纹随着眉峰轻蹙而簌簌颤动。

这位单骑入荆州的豪杰,今岁已然知天命之年。

最新小说: 爷请爬开,姐要独美 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 纤尘引之妄途 穿越明日方舟却早了几百年 隋烽 称霸汉末,从羌人叛乱开始 行尸走肉:先知林峰 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 星铁:幼崽任务即刻执行 斩神:买个奶茶都能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