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津县清酒有限公司的库存酒销售一空,由于产量有限,进货商需要排队等着买酒。
于是很多进货商找关系,有人都找到李远方打招呼。
李远方与杨建章到公司调研,只见门口停着两辆货车,问明司机,原来是等着拉酒,货款都已经支付。
他们进入公司后,在办公室没有找到乐喜。
工作人员说他在车间抓生产,马上打电话把他找回来了。
“书记,我忙得脚打后脑勺,快忙死了!”乐喜感慨道。
“把公司关门,你就不忙了。”李远方笑着逗他。
“呵呵!忙死我也愿意!现在资金充裕了,我准备盖新车间,扩大再生产。”乐喜高兴地说道。
李远方叮嘱道:“酒好卖了,更要注重产品质量,千万不能萝卜快了不洗泥!
产品质量若是降低了,很快就会引起消费者不满。牌子砸了,以后很难恢复!”
“请书记放心!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无论客户怎么着急,员工仍然一丝不苟地按照工艺操作。
我不放心,每天都要到车间盯着干活。”
乐喜随即说道:“不过,公司产能已经达到极限,再没有办法提高了。看着完不成订单,我睡觉都发愁。”
李远方建议道:“清酒学师于汶城县白酒厂,听说这家酒厂经营非常困难,可以把他们生产的白酒都买过来,用你的独家秘方处理,再勾兑调制成清酒的口味,产量不就上来了吗?”
乐喜攥住李远方的手,激动地说道:“书记,您真是我的财神爷,随便出个主意,便是金点子。
您不当党委书记,到公司当董事长,我把您当财神爷恭起来。”
杨建章笑着说道:“你想独占书记,没门!清河镇机关干部不会答应,老百姓也不会答应。”
乐喜笑着说道:“我只是过过嘴瘾,南津县清酒有限公司是座小庙,哪能容得下书记这尊大神。”
李远方也笑道:“我听着这话,怎么感觉带有贬义,有不想收留我的意思。”
……
乐喜善于抓住商机,很快与汶城县白酒厂取得联系,带领技术、质量、供销人员到厂考察,参观了生产过程,品尝了基酒、新酒和调制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