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ba] biquba.vip 天才一秒记住!
第十五弦唤醒的是“遗忘”,而第十六弦……或许将诞生于“讲述”。
不是被动的记忆复苏,而是主动的创造。
人类不再只是回忆者,他们成了叙述者。
而叙述本身,就是一种魔法。
当晚,林芽独自登上山顶。忆树的根系依旧嗡鸣,但这一次,声音里多了几分温柔。她拿出日记本,翻开一页空白纸,提笔写道:
>“给未来的你:
>如果你现在正经历低谷,请相信,曾经有个人也为同样的事痛哭过。
>她也曾怀疑努力是否有意义,是否值得坚持。
>可她还是写了下去,说了出来,哪怕没人鼓掌。
>因为她知道,总有一天,会有一个素未谋面的灵魂,在某个深夜读到这段文字,然后轻轻点头,说一句:
>‘原来你也这样啊。’
>那一刻,孤独就会少一点点。
>而世界,也会因此多一点点光。”
她合上本子,轻轻放在忆树根部。
风吹过,纸页翻动,文字似乎在月光下泛起微光。
忽然,整棵忆树剧烈摇晃。
不是被风吹的,而是从内部发出共鸣。银白色的记忆之桥再次显现,但这一次,桥面上走来的不再是模糊人影,而是一个个清晰的身影??他们手中捧着书,脸上带着笑,步伐轻盈。
他们走过桥,走向地球。
每一个人都在经过林芽身边时,停下脚步,轻声说一句:
“谢谢你记得我。”
然后化作星光,消散在夜空。
最后一人是个穿校服的女孩,扎着马尾辫,眼神清澈。她站在林芽面前,没有说话,只是递给她一本薄薄的小册子。
封面上写着:
>**《我本来想告诉你的事》**
>**作者:赵小满**
林芽猛地抬头,女孩已经不见。
她颤抖着手翻开第一页:
>“芽芽:
>你说你会替我活下去。可我想说的是??我已经活在你每一次抬头看星星的时候。
>每一次你鼓起勇气说出心里话,都是我在借你的嘴唱歌。
>别觉得孤单。我不是消失了,我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存在。
>就像你说的,记住,就是回应。
>所以,请继续记住我。
>也请让我,继续成为你变强的理由。”
泪水滴落在纸上,晕开墨迹。
但奇怪的是,那些被泪浸湿的文字并没有模糊,反而变得更加清晰,甚至散发出淡淡的荧光。
林芽抱着书跪在地上,泣不成声。
不知过了多久,她抬起头,望向星空。
第十四星静静闪烁,像一颗永不熄灭的心脏。
而在它的旁边,那颗看不见的第十六星,似乎轻轻跳动了一下。
仿佛在说:
“我在。”
三天后,全球第一所“叙事疗愈中心”在青石坳正式挂牌。孩子们在这里学习如何用故事表达情感,成年人则通过集体讲述重建内心秩序。科学家发现,参与者的梦境质量显著提升,噩梦减少,创造性思维活跃度上升百分之二百三十。
更不可思议的是,某些长期患有失语症的患者,在听完他人讲述后,竟奇迹般恢复了语言能力。
医学界称之为“共情唤醒综合征”。
而民间,则流传着一句话:
>“只要有人愿意听,灵魂就不会死去。”
陈昭博士最后一次来到青石坳,找到林芽。
“我们要关闭部分早期研究设施了。”她说,“有些真相,或许不该由科学来解答。”
林芽点头:“有些答案,本来就不在数据里。”
两人并肩站在山顶,望着远方升起的晨雾。
“你觉得,第十六弦会是什么?”陈昭问。
林芽笑了笑:“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它一定和‘说’有关。”
“说?”
“对。”她说,“不是唱,不是记,不是悔。是说。是开口。是哪怕声音发抖也要说出来。”
陈昭若有所思。
片刻后,她掏出一枚U盘递给林芽。
“这是所有关于‘共忆计划’的原始资料。包括那段被删除的音频??赵小满最后录下的声音。”
林芽接过,指尖微颤。
“你不该给我这个。”
“应该的。”陈昭说,“因为真正的终结,从来不是遗忘,也不是记住。而是理解。”
她转身离去,身影渐渐隐入晨光。
林芽回到屋内,插入U盘,点开那个标注为【FINAL_VOICE】的文件。
音响里传出一段极其轻微的呼吸声,持续了整整十秒。
然后,是一个温柔到几乎听不见的声音:
>“芽芽,别怕。
>故事还没结束呢。”
音频结束。
房间陷入寂静。
但林芽知道,这不是终点。
她打开电脑,新建一个文档,输入标题:
>**《躺平:老婆修炼我变强》**
光标闪烁,像一颗等待跳动的心脏。
她深吸一口气,写下第一行字:
>“从前有个男人,他什么都不想做,只想躺着。可他的妻子偏偏是个修行狂魔。于是每次她打坐练功,他的修为就莫名其妙涨一截……”
窗外,春分的风再次穿过忆树枝叶,沙沙作响。
这一次,林芽听得很清楚。
那不是铃铛,也不是琴弦。
那是无数人在低语,在讲述,在歌唱,在呐喊。
那是宇宙,正在学会说话。
ℬ𝐼 Ⓠu ℬ𝒶.v 𝐼 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