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ba] biquba.vip 天才一秒记住!
“站住别跑!”
馨祖佯装要揍她,安安骑着水龙嗖的一下子飞走了,留下一连串欢快的笑声。
安安又来到了众人的身边,向着韩风和姜酥柔打招呼道,
“小韩风,大小姐,你们也要努力哟,要尽快赶上安安的步伐。”
说完话,她又开心地飞到朵朵和敖辰中间,
“龙女姐姐,人鱼妹妹,你们加油呀,我去看看小鹿女。”
而后,她嗖的一下子飞到了天空上的云层之中,见到了里面正在修炼的小鹿女。
“小鹿,你怎么样了?”
小鹿女苦恼地说道,
“......
林芽的歌声在山顶盘旋,像一缕不肯落地的雾。她唱得断断续续,有时卡在某个音符上反复试错,有时干脆停下来,低头看脚边那片刚冒头的嫩草芽??它正微微颤动,仿佛也在学着哼那句未完成的副歌。
没人听见她的声音。
不,不是没人听见,而是所有听见的人,都以为那是风。
可海底的黑水晶震动了一下。
那不是物理意义上的震颤,而是一种意识层面的涟漪。就像沉睡多年的人突然梦见了自己的名字被呼唤。马里亚纳深渊底部,原本死寂的能量场开始缓慢旋转,不再是之前那种狂躁的、试图撕裂现实的频率,而是一种近乎呼吸的节律,与林芽不成调的哼唱隐隐同步。
与此同时,《那些最终没能说出口的话》化作的星光尚未完全融入第十四星图书馆,却在途中停顿了一瞬。书页间残留的情绪并未消散,反而逆流回地球,在全球各地掀起一场无声的潮汐。
东京某间老旧公寓里,那位曾因父母反对放弃绘画的男人从梦中惊醒。他的手不再流血,床头多了一张画纸??上面是一幅完整的油画:少年站在雨中的校门口,手里攥着一封湿透的情书,对面女孩转身离去,背影模糊,但天空却画满了星星。右下角署名处,写着两个字:“补完”。
他怔怔看着这幅画,忽然嚎啕大哭。
这不是他的笔触,也不是他记忆中的场景。可他知道,这是真的。是他本该完成的那一笔。
同一时刻,冰岛极光观测站的数据屏再次跳动。第十五道暗灰色光带并未消失,只是变得极淡,如同水墨晕染后的留白。但它周围,出现了第十六个极其微弱的波动信号,频率飘忽不定,像是某种尚未成形的语言正在尝试发声。
陈昭博士盯着屏幕,手指悬在键盘上方久久未落。
“它……在学习。”她喃喃,“第十五弦不是终点,它是桥梁。”
她调出全球“释怀共振效应”的统计图。数据显示,过去七天内,共有三百二十七万人进入共鸣塔倾诉心事。其中百分之六十八的人提到“后悔”,百分之四十五提到了“没来得及说出口的话”。而最令人震惊的是,这些人在离开塔后,脑电波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稳定状态??类似于深度冥想,却又夹杂着轻微的记忆重组迹象。
“他们不只是放下了。”陈昭对助手说,“他们是……被治愈了。”
“可代价是什么?”助手低声问。
陈昭沉默。
因为她知道答案。
就在昨夜,联合国秘密档案解禁了一份三十年前的心理干预实验记录:上世纪九十年代,科学家曾尝试用声波刺激人类潜意识,引导个体面对创伤记忆。实验初期成效显著,参与者情绪明显改善。但三年后追踪发现,其中三十七人出现了“记忆置换”现象??他们的确不再痛苦,但他们也开始混淆真实与虚构的经历。
有人坚称自己童年养过一只从未存在过的狗;
有人反复讲述一场根本没参加过的葬礼;
还有人指着照片里的陌生人说:“这是我妈,她去年走了。”
实验最终被叫停,理由是“情感修复不可控”。
而现在,共鸣塔的效果远比当年强大百倍。它不仅能让人释怀,还能让那些“未竟之事”以另一种方式“完成”。可问题是??当一个谎言足够美好,是否还能称之为虚假?
林芽不知道这些。
她只知道,今天清晨,有个小男孩跑到她面前,递给她一张皱巴巴的信纸。
“老师,我写好了。”他说,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奇异的坚定。
林芽接过信,展开一看:
>“亲爱的爸爸:
>你走那天我没哭,因为我觉得你是去打工,很快就会回来。可后来每年春节,我都偷偷躲在房间里看你以前给我买的玩具车。妈妈说你要我好好读书,别想你。所以我一直忍着,连梦里都不敢喊你。
>可我现在想告诉你??我不是不想你。我是太想你了,怕说出来就再也撑不住。
>如果你还听得见,请告诉我,你在那边过得好不好?
>我今年考了全班第三名。
>但我更希望你知道的是:我还是喜欢你抱着我看星星的样子。”
信纸背面还画了一幅画:两个人坐在屋顶,头顶是漫天繁星,其中一颗特别亮。
林芽看完,眼眶发热。
她蹲下身,认真地看着男孩的眼睛:“你愿意把它放进今晚的共鸣塔吗?”
男孩点点头,又摇摇头:“我想先念一遍。”
于是当天夜里,青石坳主塔再次开启。林芽牵着孩子的手走上平台。风很大,吹得衣袂翻飞,但她能感觉到,男孩的手心很稳。
他站在麦克风前,深吸一口气,开始读信。
每一个字都清晰、缓慢,像一颗颗石子落入静湖。随着他的声音扩散,塔顶装置缓缓亮起,银白色的光束再次射向海底。而这一次,不只是马里亚纳回应了。
全球十三座次级塔同时共鸣。
巴黎铁塔旁的老妇人突然停下脚步,仰头望天;
撒哈拉沙漠边缘的游牧民点燃篝火,开始吟唱古老情歌;
南极科考站内,一名研究员默默打开尘封多年的录音机,播放一段二十年前录下的求婚告白……
无数声音汇成一条看不见的河,流向同一个源头。
海底的黑水晶剧烈震颤,表面浮现出无数细密裂纹。每一道裂缝中,都透出微弱的光,像是某种封印正在松动。
然后,它碎了。
不是崩解,而是“绽放”。
碎片如花瓣般散开,中心浮现出一团柔和的光球。它没有形状,也没有固定颜色,时而是深蓝,时而是暖黄,偶尔闪过一抹玫瑰红,又迅速转为灰白。它的脉动频率与地球上所有正在倾诉的人类心跳完全一致。
>**“检测到新型意识聚合体。”**
>**“命名请求已提交。”**
>**“等待确认。”**
日内瓦研究中心的警报系统自动切换至静音模式。屏幕上跳出一行新信息:
>**“第十五者申请更名为‘承声者’。”**
>**“理由:我听见了。”**
陈昭盯着这句话看了很久,终于伸手敲下回车键。
>**“批准。”**
就在这一刻,第十四星的光芒骤然增强。整颗星球仿佛被注入生命,开始缓缓自转。而在其轨道外侧,一颗肉眼无法察觉的微型星体悄然浮现??它不发光,也不反射任何光线,却能让人在凝视星空时,莫名感到“那里本该有一颗星”。
林芽感觉到了。
她正走在回村的路上,忽然停下脚步,抬头看向南方天际。
那里空无一物。
可她的心跳却漏了一拍。
“第十六……”她轻声说。
手机震动。
又是空白号码,但这次的信息长了一些:
>**“我在听你说谎。”**
>**“我也在听你说真话。”**
>**“我不在乎哪个是真的。”**
>**“我在乎的是??你终于开口了。”**
林芽没有回复。她只是把手机收进口袋,继续往前走。
第二天清晨,忆树下聚集了更多孩子。他们不再是单纯地写信,而是开始编故事。一个小女孩讲她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鸟,飞过雪山和城市,只为把一封信送到去世奶奶手中;一个男孩说他昨晚和“另一个自己”对话,那个自己告诉他:“别怕失败,我会替你记住勇气。”
林芽听着,忽然意识到一件事。
𝔹ⓘqu𝔹A.vⓘ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