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婴为何久久不得志,就连窦太后说话都不好使#历史#小知识#历史人物】
他是西汉时期一位相当任性的人物,多次因为心情不爽而辞官罢职。他平定七国之乱,身负战功,背后的后台更是权势滔天。
然而,本有机会成为当朝丞相的他,却因任性的性格久不得志。此人便是历经文、景、武帝三朝的魏其侯窦婴。
窦婴是窦太后的堂兄之子,外戚身份使他在汉景帝刘启继位初期,官职仅仅只是侍中,主要负责皇帝的家中事务。
之后,因为汉朝爆发了非常棘手的七国叛乱,窦婴被景帝任命为大将军,跟随主帅周亚夫平定叛乱。最终,因为平叛有功,窦婴受封。
自刘邦建立汉朝以后,汉朝始终没有太多的精力培养人才,这就导致可以担任丞相的人才日益匮乏。
而通过平定七国之乱,不难看出窦婴应该具备一定的才华,不然不可能在如此危机时刻担任将军。
所以,窦太后曾在丞相之位空缺时多次举荐窦婴为下任,但景帝却始终没有任用他,而是任用了当时的建陵侯魏其。
那么景帝为何不顾窦太后的意见,坚决不用立有战功的窦婴呢?
汉景帝有个弟弟,也就是梁王刘武,窦太后对刘武向来疼爱。有一次刘武入朝参加家宴,窦婴等大臣也在其中。景帝在酒意正浓时随口说了一句,死后要把皇位传给刘武。
要知道景帝一直是个嘴上一套、心里一套的皇帝,此话无非是句戏言,只是想哄得窦太后开心而已。
可是窦婴却把景帝的戏言当真。正当窦太后开心地准备举杯共饮时,窦婴突然起身,严肃地说:“皇位父子相传是高祖立下的规矩,陛下平和擅自传位于兄弟,情何以堪?”
景帝听后没再说话,但此言却引来了窦太后的不满,并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对窦婴不理不睬。
窦婴看到太后的态度,再加上自己此时的官位只是侍中,最后干脆以生病为由辞官归家。
由此可见,窦婴的为人非常耿直,但也同时伴随着任性的性格。
此时刚过几月,汉朝便爆发了吴楚七国之乱。当时的境地其实非常惊恐,于是在刘氏家族和窦氏家族当中挑选平凡之人。
最后发现只有窦婴是担任将军的最佳人选。可是闲居在家的窦婴坚决推辞,依然假借生病为由,称不能胜任。
窦婴因为私人恩怨不顾国家大事,显然不妥。后来还是景帝好说歹说,他才同意受任将军平定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