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髦被弑,年二十岁。司马昭令以民礼,葬于洛阳西北三十里瀍涧之滨。时,只有下等车数辆,不设龟蛇旌旐。百姓相聚而观曰:“此乃前日被杀天子也。”民尽泪下,悲叹不已。
贾充等劝司马昭受魏禅让,即天子位。昭自知民心不与,乃曰:“昔,周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仍事殷商,后人称颂。魏武帝不肯受禅于汉,吾亦不肯受禅于魏也。”众人闻言,乃知其意。
常道乡公曹璜,字景明,乃曹操之孙燕王曹宇之子也。夏六月,司马昭改曹璜之名为曹奂,立为帝,改年号为景元元年。曹奂封司马昭为相国、晋公,赐钱十万、绢万匹,众文武亦各有封赏,朝野同庆。
消息传入汉中,姜维即发书约东吴,一同讨伐司马昭弑君之罪。姜伯约奏闻后主,起兵十五万伐魏。令廖化为左先锋,兵取子午谷;令张翼为右先锋,兵取骆谷;自统大军出斜谷。三路人马分头各进,旌旗漫卷杀奔关中。
邓艾闻报,聚众商议。参军王瓘曰:“某有一计,呈将军垂览。”邓艾览毕曰:“此计虽妙,恐瞒不过姜维。”王瓘奋然曰:“某愿舍命一搏!”邓艾曰:“公志既坚,拨与你五千兵马。”王瓘连夜,自斜谷引兵而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