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ba] biquba.vip 天才一秒记住!
刘备精神一振,忙问:
「玄龄有何两全其美之策,愿闻其详。」
边哲叫拿来地图,铺展在了案几上。
众人也皆围了上来。
尤其是吕虔等新降诸将,皆想亲眼见识一下,这位边军师究竟有何过人之智。
「打蛇要打七寸,欲速破曹操,就要打他的七寸。」
「曹操的七寸,就在开阳城!」
边哲抬手在地图上一指:
「开阳城乃琅邪治所,曹操从兖州带来的剩馀粮草,皆屯于此城之中。」
「主公可亲率五千精兵,自梁父会合翼德将军,合兵八千自泰山道星夜兼程南下琅邪,一举将开阳城拿下。」
「开阳一破,曹操粮草尽失,其残存的五千人马,就算再是嫡系之兵,也将土崩瓦解。」
「郯城之危自解,徐州可保也!」
听得边哲此计,众人脸上的期待皆是褪色三分,彼此眼神对视:
此计也算不得什麽奇谋妙计,这边军师的智计也不过尔尔啊?
「开阳既乃曹军屯粮之所,曹操必会留兵镇守,严加防范,纵然备率军回师奔袭,只怕不易速破吧。」
刘备抬头看向边哲,说出了众人心声。
老刘的反应边哲早有所料,便是一笑:
「主公所言极是,光凭主公一路兵马,自然不能速破开阳。」
「所以,我们要藉助另一路兵马,给开阳曹军来一出调虎离山之计。」
另一路兵马?
刘备眼眸中掠起茫然。
现下陶谦的徐州军团,皆已被曹操困于郯城,还有哪路兵马可用?
「臧霸!」
边哲缓缓给出一个名字。
刘备眼眸一聚,蓦然省悟。
「臧霸等泰山寇,素来盘踞于徐北,明奉陶恭祖为主,实则拥兵割据。」
「前番曹操二侵徐州,自泰山道杀入徐州,臧霸首当其次直面曹军兵锋。」
「臧霸必是畏惧于曹操强横,又想保存实力,故才放弃开阳,退往阳都一线作壁上观。」
「如今曹操元气大伤,哲不相信臧霸不想痛打落水狗,趁势收复失地,夺回开阳!」
边哲往徐北划了几划,接着往开阳城一点:
「哲以为,主公当速派使者前往阳都,对臧霸晓以利害,令起率泰山兵南下,从北面对开阳城发动攻势。」
「如此,则开阳曹军将尽数被吸引于北城一线。」
「主公则率七千兵马,趁虚自南面突袭开阳城,必可轻松破之!」
「开阳一破,曹操粮草没了,最后的立足之地也丢了,我倒要看看,他还怎麽攻取郯城,夺徐州安家?」
边哲将计策和盘托出。
堂中一片惊喜之声,众人瞪大眼睛,齐看向了边哲。
「泰山寇…我们竟忘了,徐州还有臧霸泰山寇这一支兵马!」
「军师竟想到借泰山寇,用以施展调虎离山之计,这般智计格局,难怪曹孟德会屡败于主公,难怪啊…」
吕虔等人彼此对视,眼神中是同样的折服之意。
「邀臧宣高联手…嗯,玄龄此计,确实是出奇制胜,速破开阳之妙计!」
刘备拳头重重击打在地图上,眼神已是兴奋。
这时,一直静听的赵云,却开口道:
「玄龄军师此计,确实是速破开阳之妙计,可军师有没有想过,主公此役要抽调主力南归徐州,开阳固然可速破,昌邑又如何来守?」
一语点醒。
堂中霎时间再次鸦雀无声,众人皆是一震。
刘备脸上兴奋立时褪色,目光从几百里外的开阳,移回了脚下这座开阳城。
对啊,昌邑怎麽守?
城中只有七千机动兵力,调走五千,就只剩下两千兵马。
吕布三万雄兵,最多两日就要兵临城下!
就算一日破开阳,去五日回五日,至少也得近十天时间吧。
光凭两千兵马,能守住昌邑,挡得住十倍吕军猛攻吗?
刘备是要义不容辞去救陶谦,却并不代表他不想要昌邑城。
「玄龄…」
刘备目光看向了边哲。
不等开口,边哲却一拱手:
「主公勿忧,哲保举一人,全权主持守城诸事,必可坚守十日,等到主公凯旋回师!」
刘备精神大振,惊喜的目光扫向在场诸将。
自己麾下还有这等猛人?
光凭两千兵马,就能抵挡十倍敌军进攻,坚守十日不失城池?
这妥妥门神啊!
刘备面露奇色,迫不及待问道:
𝐵𝙸 𝚀u 𝐵𝕒.v 𝙸 𝒫